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导管护理干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导管护理干预探讨

赵晶黄林

赵晶黄林

淮安市淮安医院淮安市肿瘤医院22320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导管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共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导管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在经过半个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清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变化情况和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观察组的血清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水平均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两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切除术的胃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导管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胃癌术;肠内营养导管;护理干预

由于胃癌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和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障碍,特别是进行切除术后的患者,在术后长时间禁食,导致其营养不良率非常高[1]。为了解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导管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切除术的10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采取了不同的营养护理方式,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切除术的胃癌术后患者共100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54.3±10.2)岁,病程1.2~15.1年,平均病程(8.6±5.2)年;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5.6±10.6)岁,病程1.5~14.9年,平均病程(8.7±4.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全肠外营养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取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对患者使用含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脂肪及葡萄糖的营养液进行静脉滴液,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营养支持。

1.2.2肠内营养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导管并进行护理干预。

①肠内营养导管

手术前给患者插入鼻饲管和胃管,在手术中将鼻饲管和胃管插至相应位置并保证其通常,手术24h后在鼻饲管内注入500ml氯化钠(90%),在患者无不适情况下,第二天可继续注入500ml肠内营养液,控制好营养液的注入速度,营养液的注入量和注入速度可逐日增加[2]。

②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在留置鼻饲管和胃管后,会在心理上产生一些不适应,例如恐惧、烦躁等,因此,对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在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耐心的知识讲解,使其了解肠内营养治疗的方法和好处,在治疗时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安抚和心理疏导,缓解其因治疗产生的不适应感,消除各种不良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告诉患者在进行肠内营养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并在出现不良情况时及时向护理人员反馈,方便护理人员采取相关措施,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对于需长期留置鼻饲管和胃管的患者,应对其进行耐心的解释,并做好交流与沟通工作,稳定患者情绪。

③鼻肠管护理

在进行鼻肠管营养护理中,注意对鼻肠管进行管理,因营养液较为粘稠在注输过程中易产生沉积物从而阻塞管腔。为保证管道畅通,可使用生理盐水每4~8小时进行一次管道冲洗,每次注输前后也需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于冲洗后及时封管,以防止营养液在管内结块造成堵塞。此外,还需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棉球对管道外壁进行擦拭以保持管道外的洁净,长时间的鼻肠管留置易产生压迫,护理人员需时常轻轻转动鼻肠管,以防止食管发生溃疡。

④肠内营养的基础护理

对营养管需每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为防止造成营养管被压迫而引起的黏膜和皮肤感染,护理人员需在患者插入营养管的表面黏膜和皮肤上涂抹红霉素软膏[3]。进行肠内营养导管治疗的患者会减少唾液的分泌量,出现口腔黏膜干燥,因此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口腔护理以保证患者口腔湿润,例如使用清水进行漱口或生理盐水清洗口腔。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水平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收集到的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汇总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观察组的血清前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水平均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两组资料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对100例患者胃癌术后采取了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肠内营养导管支持方式的治疗效果更优于肠道外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有效、治疗效果好的优点。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黏膜肿瘤性疾病,其治疗方式以切除术为主。胃癌患者在前期因进食困难、吞咽障碍以及肿瘤消耗等极易造成其营养不良,在术后又因为长期禁食,使其营养状态极差[4]。因此,对胃癌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十分有必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能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术后死亡率。采取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以及护理干预是能否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关键。肠内营养导管支持可为肠内活动提供所需营养,促进肠的蠕动,从而使肠功能尽早恢复,并促进肠道粘膜的修复,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爱华,吴春萍.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6(06):42-44.

[2]王位萍.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1,14(06):8-9.

[3]帅敏,汤小磊.胃癌术后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42例护理干预与效果[J].交通医学,2013,24(03):304-305+310.

[4]黄国连,许小青,李小兰.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18(0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