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付贵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癌症癌痛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者轻度占30%;中度疼痛者占48%;重度疼痛者占22%;对照组轻度疼痛者占12%、中度疼痛者占38%、重度疼痛者占50%,观察组轻、中度比例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的不适。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癌痛;临床护理效果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虽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可延长患者的生命,但这些治疗均可引发癌性疼痛,增加了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负担[1]。因此给予患者优质的临床护理以减轻疼痛感是十分必要的[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者致力于中医学研究,而中医典型的治疗手段针灸、按摩等更是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重点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减轻癌症患者癌痛的效果,详情如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癌痛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男3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0~75岁,平均(56.0±2.4)岁;根据病症类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与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为12例、20例、9例、5例及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为32~75岁,平均(57.5±3.0)岁;根据病症类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患者分别为13例、19例、10例、4例及4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常规药物治疗、音乐疗法、健康教育等。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情况如下:

1.2.1穴位按摩护理

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穴位,并对选定的穴位进行按摩。以结直肠癌患者为例,其疼痛部位以腹部居多,因此选择足三里、内关穴位进行按摩;又如乳腺癌患者,选择三阴交穴位按摩等,通过有效的点、按、揉、滚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每日2次,每次30min。必要时给予患者小剂量麻醉药品进行疼痛缓解。

1.2.2针灸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进行针灸护理,针灸类型分为针刺、耳刺、艾灸三种,针灸穴位仍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以晚期肝癌患者为例,其针灸穴位主要为内关、合谷与支沟穴。若进行耳针治疗,可选择肝穴、神门、交感等穴位,以28号针进行穴位穿刺,若患者无明显的疼痛改善,则再加以左侧耳穴。对于行艾灸患者,则需先以舒痛灵药膏进行涂抹后在进行艾灸。艾灸每日2次,每次30min。

1.2.3中药硬膏治疗与护理

由大黄、吴茱萸、薄荷等制成的中药硬膏敷于疼痛处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通常硬膏敷贴时间为4~6h。敷贴之前对疼痛部位先进行清洗,而后再通过硬膏进行敷贴,每日1次,连续1周。在敷贴时通过酒精等加热融化后3min进行敷贴。护士在此过程中需密切观察,一旦患者表示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预防出现过敏等症状。

1.3观察指标

通过VAS评分确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其中0分为无痛;1~3分别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者轻度占30%;中度疼痛者占48%;重度疼痛者占22%;对照组轻度疼痛者占12%、中度疼痛者占38%、重度疼痛者占50%,观察组轻、中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癌症除了造成患者机体损伤外,还可引发癌痛,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癌痛引发原因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肿瘤直接引发疼痛、治疗过程中引发疼痛及肿瘤间接引发的疼痛。在这三种疼痛原因中,以肿瘤间接所引发的疼痛为主要原因[3]。癌痛不仅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并造成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使得患者生活受到极大影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可以通过有效的医学手段减轻癌痛,提高生活质量,医学者也越来越注重癌痛减轻的方法。

中医学认为,癌痛的发生原因为邪毒造成气滞血淤及经络痹阻所引发,而中医按摩、针灸、敷药可达到舒经通络、调和气血、止痛化瘀等临床作用[4]。其中按摩与针灸可通过对穴位进行按、剂、捏、点而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缓解因气气滞血瘀而造成的疼痛。敷药可促进皮肤药物的吸收,直达病灶,借助药物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上述治疗可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5]。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在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后,患者疼痛程度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其在轻度疼痛与中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可充分说明,中医护理干预对减轻癌痛患者疼痛感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可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的不适。中医学护理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何志慧.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8):161-162.

[2]赵锦艳,朱均权.护理干预对加味失笑散微囊贴剂穴位治疗癌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99-101.

[3]程佳.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癌痛病人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16):223-224.

[4]叶红.护理干预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1,30(22):163-163.

[5]越慧萍,黎壮伟.中药硬膏治疗癌痛的应用和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3,37(8):73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