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普通高中;校园欺凌;成因;应对策略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普通高中校园欺凌的心理根源及教育对策研究》(课题编号:JCJYC18171804)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3-008-02
校园欺凌指的是在校园内外,学生一方蓄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等暴力行为,造成另一方心理、身体上的伤害以及财产损失等的事件。当前,普通高中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正常的教学,对校风、纪律和学校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普通高中校园欺凌问题,研究其成因,提出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一、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性格的缺陷。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尚未成熟,易冲动,校园欺凌现场时有发生,已成为普通高中工作的重点问题。调查显示,有暴力倾向的高中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敏感多疑,攻击性强,且自控能力差,无法控制情绪,处理矛盾时不经思考、不善协商,常以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家庭教育不当。缺少科学性的家庭教育易导致学生产生胆怯、暴力等不良心理,出现欺凌或被欺凌的行为。,在溺爱式和暴力式的家庭教育下成长的孩子,父母疏于管理,会受到不良影响,会有一定的暴力倾向。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普通高中学业重,压力大,只重视分数高低而忽略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部分学校德育管理不到位,校园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安全巡查制度落实不力,对学生欺凌倾向行为的教育处置不当,导致无法及时地发现并制止校园欺凌现象。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互联网络信息混杂,其中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腐蚀了高中生的心灵,对其精神品质的塑造产生了消极影响。当周围的社会环境充斥着暴力行为时,学生很有可能会跟风模仿,并对暴力行为不以为意,最后导致出现校园欺凌。
二、普通高中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一)学校方面
1.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德育是普通高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学生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完善德育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丰富德育内容。将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融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学中。二是丰富德育载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应用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学校要将网络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使德育范围扩展到网络世界。例如,可以建立师生互动平台,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建校园网、微信平台,宣传校园安全知识以及预防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三是丰富德育形式。立足课堂教学,学校可组织学生社团创办一些积极向上的道德文化活动,还可组织一些有关预防校园欺凌的讲座和志愿者活动。学校在这些活动中不仅无形地进行了德育,还培养了学生优秀的品质,减少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2.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有效防止校园欺凌、保证校园安全的有效方式。因此,普通高中要重视高中生的心理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心理知识相关技能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有关心理的课程,并且建立心理辅导咨询室,通过心理课、心理剧、心理周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为师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还可以举办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和活动。
3.强化法制教育。大部分的普通高中校园欺凌行为都是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普通高中应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具体措施包括学校需要将法律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中,并开设相关课程,还要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如普法宣传、法律知识竞赛、法制讲座,从而增强高中生的法制观念,有效减少、遏制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4.加强校园管理。高中生心智尚未成熟,喜欢跟风模仿。普通高中封闭式管理,部分学生在校园里进行斗殴、诈骗、人身侵害、抢劫等,这些不良行为的诱导是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管理,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并设置保安巡逻制度以保证校园的安全和有序。此外,学校要加强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对于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应积极引导、教育,并建立一套相应的警告和惩罚制度,以管理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教师个人素养方面
教师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人,其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减少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法制观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应对普通高中校园欺凌的有力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爱岗敬业、有责任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时,学校要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完善教师道德的评价体系,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教师德行的积极影响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的产生。二是培养教师的法制观念。教师要加强普法教育,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尽可能降低校园欺凌造成的损失。三是熟知青年学生的心理、行为特点,掌握有关心理测量、心理矫正等基础心理知识,从而使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扼杀校园欺凌的苗头,尽可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出现暴力行为。
(三)联合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之力
校园欺凌现象的防治需要联合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之力,建立集社会、家长、学校于一体的有效监督体系。因此,学校可协调建立校园安全委员会,重点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该委员会的建立使学校管理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学校周边环境的净化、学生家庭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有利于校园环境的和谐建设,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存在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普通高中应该完善德育、加强心理教育、健全法制教育并加强校园管理,同时加强教师的道德、法制观念建设,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且争取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建立集社会、家长、学校于一体的有效安全监督体系。只要多方努力,普通高中才就能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校园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健康成长,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