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火针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袁泉

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421400

摘要:火针作为针灸的一种,在治疗中既有针刺的机械性刺激,又有烧灼后的温热效应,具有温通气血、散寒除湿的效果。本文就火针改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及治疗优势进行论述。

关键词:火针疗法;寒湿痹阻证;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我国传统中医中属“痹症”、“尪痹”范畴,其病机为风寒湿邪侵袭入体,人体阳气不足,邪气留滞经脉关节,故见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等症状。其治则为温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

1.资料

1.1临床资料

将近三年中医诊断为寒湿痹阻型尪痹症、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挑选6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火针组,每组各30例。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辩证标准。

寒湿痹阻证:主症—关节疼痛、肿胀,遇冷寒痛增,关节压痛,关节活动不利,晨僵,长期患病者伴有关节畸形。次症—口淡不渴,喜热,恶湿寒,阴雨天患处加重,肢体沉重。

1.2.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9年ACR会议提出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新诊断标准。

1.3筛选病例标准

(1)经诊断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就诊时患有1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或3个关节存在触痛;(2)年龄为18~65岁之间,非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3)患者在一年内未出现严重感染,并在近期内未出现腹泻、肠炎等症状;(4)患者自身未患有免疫性脑脊髓炎、炎症性肠病等免疫系统疾病史;(5)近期内,未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火针组

治疗方法:口服上海信宜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一次;来氟米特片10mg,每日一次;同时加火针针刺治疗。

取穴:在患者关节肿胀畸形处,选取阿是穴及夹脊穴。患部为掌指关节或腕关节等上肢关节症状明显者,取穴时选取颈夹脊穴及局部取穴;而对于跖趾关节或踝关节等下肢关节症状明显的患者,则选取腰夹脊穴及局部取穴。

操作方法: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露出病变部位,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个人情况,采用不同型号火针,一般选用0.3~1寸针;进针前先将火针放置酒精灯上烧灼至白亮为度,迅速刺入,不留针(手足关节处采用浅刺,点刺法,肌肉丰厚处采用深刺、速刺法);每周治疗2次。4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造成烧烫伤以及火灾等。②针刺时,要注意避开患者的动脉及神经,防止造成神经损伤及出血等。③对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慎用。④在为患者治疗时,如患者出现进食过饱、精神过于紧张或刚刚运动完,不宜实施治疗。⑤治疗完成后,要向患者说明治疗后针刺部位的注意事项,如:针刺部位出现轻微发红、灼热、轻微疼痛等症状,属正常现象,过后症状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患者要注意针刺部位的清洁,对针刺部位不抓挠或涂抹药物;最后则是治疗后5~6小时针孔不宜着水。

2.1.2对照组

参照CULAR2009年推荐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指南,运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选用国产上海信宜的甲氨蝶呤片10mg,每周一次;来氟米特片10mg,每日一次;再加消炎镇痛药: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每日一次。同火针组一样,4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讨论

3.1结果

对比火针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火针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为34.83±7.28,在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降到9.99±4.83,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在34.42±8.11,而在治疗后C-反应蛋白的数值降到17.32±6.42。由此可见,虽然患者经过西药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但对比火针组患者在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发现,火针组在降低患者C-反应蛋白方面的效果更加有效。(注:组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RF水平比较(X±s)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常见的受累关节以膝、踝、足、肘、腕、双手关节为主,逐渐加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如关节畸形、功能丧失等。从中医角度讲,是属于“痹证”范围,其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正气不足,卫外无力,又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导致经络痹阻,影响气血运行,进而造成肢体、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火针以其温热之力,散寒祛湿,行淤去着,其通利机关之力尤强,可使局部气血同行,经筋舒展。

在治疗中,依据针灸选穴原则以近端选穴、远端选穴及随证选穴,从患者的整体及局部同时取穴,双向调理。

观察发现通过运用火针取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肯定,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运用火针的治疗中,无明显副作用,并且操作方法安全、简便易行,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一个新突破。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培根.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标准[J].临床内科杂志,1995,3(12):13-14.

[2]龚玉林,陈敏.火针围刺加腹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