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认识传统建筑学与思考新时期建筑学黎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析认识传统建筑学与思考新时期建筑学黎兵

黎兵

黎兵

身份证号码:452729198310231430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传统建筑学渊源流长,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与认识,总结新时期建筑学的发展趋势并对一线建筑师提出一些个人思考观念与展望。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观;建筑设计

1传统建筑学的困惑

1.1传统建筑学的发展

人类是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的活动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一些系统的思想,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的成长起来。建筑学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艺术和技术的进步与建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每一次建筑运动的掀起、建筑学的每一次飞跃都与二者存在着深层次的关系。

事实表明,建筑技术的进步和建筑艺术的创新绝非凭空而来。一方面,建筑技术的进步要求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运用。现代建筑的萌芽与后现代建筑的兴起与钢材、玻璃等新材料的运用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建筑艺术的创新则是社会意识形态不断变更的外在表现。哥特式建筑衰落和古典建筑的复兴与文艺复兴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兴起有着莫大的关系。

1.2传统建筑学的困惑

传统建筑学发展至今天,其技术和艺术成就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是当我们用传统建筑学的眼光去审视今天遇到的问题时发现,传统建筑学似乎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

2新时期的建筑学

2.1广义建筑学

“我们谈建筑活动与建筑事业的发展,不能就建筑谈建筑,必须从‘人——建筑——环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由此广义建筑学是从更大层面关注人类的居住问题,它要求我们摆脱那种传统的“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运用多学科知识去研究人居环境(set,tlement)”。这是吴良镛先生对广义建筑学内涵的精辟论述。广义建筑是对传统建筑学进行扩充,将传统建筑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使其关注更多的问题。广义建筑学的研究要求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对问题作出全面的分析,并非片面的、孤立的做出回答。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指导建筑创作是建筑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广义建筑学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要求建筑师要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在进行项目的开发时应参与到方案设计以外的其它环节中去: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框架,摆脱“就设计而设计、建筑师仅参与设计环节”的传统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的运作之中更大地发挥建筑师的专业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2“返朴归真”的建筑观

建筑产生于人类对于遮风蔽雨的需求,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赋予建筑过多本质之外的重任,已使得建筑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建筑成了政客们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成了建筑师名利双收的载体。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的凸显,众多学者又开始寻求建筑的本源,回到维特鲁维的建筑时代。这种“反朴归真”的建筑观对我国现今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众多的批判。笔者以为,“返朴归真”并非是对现今建筑设计的否定,而是要求建筑设计更加重视“坚固、实用、美观”的基本法则,充分考虑建筑的经济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进行建筑创作中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设计中保持个性,存在一定的“怪”也无可厚非,但更为重要的是不可忘“本”。那种片面的追求艺术上的“怪”而忘了建筑的经济性、安全等因素的观念与建筑的本质相背离,是不可取的。

2.3建筑与人居环境

就建筑本身而言,只要达到“遮风雨、御寒暑”即可,但现今有许多建筑师在设计中追求建筑的个性,追求形体上怪异的同时却忽略了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只有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的建筑才能经得住考验,堪称经典。流水别墅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叫好,并非其建筑本身的设计采用什么“高招”,而是设计者巧夺天工,将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毋庸置疑,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应对其周边的环境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对更大范围内的环境给于更多的关注,如建筑所处的城市乃至地域中的建筑文化等。

“我毕生追求的目标是,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先生在中科院举行的“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所说。[3]从中可看出吴良镛先生对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工作者所提的目标——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无论是建筑学还是城市规划,还是其他的一切学科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就人居环境而言,建筑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局部应该符合整体的逻辑,单纯的追求单体建筑设计的完美是远远不够的。

3新时期的中国建筑师

3.1传统“建筑设计”的羁绊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任务书的制定、项目寻址、投资预算等环节很少看得到建筑师的身影。这就导致项目在最初的立项环节就可能存在不科学性,或具有严重的错误。试想在不恰当的前提下怎能出现优秀的设计。建筑师应积极的参与到项目的众多环节中去,用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利用“整合”的思想对项目做出预见性的思考,而非以任务书“唯命是从”。

3.2重视理论修养

时代在进步,各种新思想层出不穷,甚至有些鱼目混珠、是非难辨的现象。人们的艺术审美观也在不断的发展,建筑师如何面对这一切呢?“建筑学的发展必须分析与综合兼顾,但当前宜重在“整合”。提倡广义建筑学。并非要建筑师成为万事俱通的专家(这永远是不可能的),而是要求建筑师加强业务修养,具备广义的、综合的观念和哲学思维,能与有关专业合作,寻找新的结合点,解决问题,发展理论”。这就要求建筑师要在方案的创作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汲取不同学科的精华,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不断的充实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游刃有余,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可固步自封,只顾用已积累的“老底”,否则终有一日将“坐吃山空”。

3.3提高社会责任感

2008年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至今还令人心有余悸,灾区的建筑中不乏过度追求建筑艺术的“怪”却连最起码的安全都无法保障。建筑师从事的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本着对社会负责的心态进行创作。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问题,切不可利欲熏心、随波逐流。在设计中既不可深陷利欲的泥潭更不可头脑发热做出一些有违现实的设计来。

3.4“落后就要换打”

随着对外开放一天天加强,国内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剪刀差”将长期的存在。就建筑界而言,来自世界的冲击更是日益明显。中国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几乎都是外国建筑师的创作,中国建筑师要想在世界建筑界有所建树,要想应对国外建筑强大的冲击,我们只有靠自己。面对来自世界强大的冲击力,我们需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放眼建筑学科发展的历程,Shelter(遮蔽物)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经历着Architec—ture(建筑学)的时代,但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野来迎接Settlement(人居环境)时代的到来。

4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的建筑制图方法问世,建筑技术和艺术有了更加精确的表达手段,极大地推动了建筑学的发展。国家有关政策对建筑学专业的规划前景也很乐观,中国的建筑学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水平将会使建筑学者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也会出现更多的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仲德毙,在原点上反躬自问——5.12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建筑思考[J],新建筑,2008(4).

[3]王军,吴良镛与一个城市和一个学科[K],嘹望,2005年第29期.

[4]吴良镛,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北京宪章,1999.

[5]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