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光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宁272005)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268-02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诊疗术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心脏介入诊疗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经过。结果本组126例介入诊疗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观察及监护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保证病人手术顺利和术后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护理
【Abstract】Objectiveinvestigatecardiacintervention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postoperativeadversereactionandnursingpoints.MethodsRetrospectiveanalysisof126patientswithcardiacintervention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postoperativeadversereactionandnursingafter.Results;thegroupof126patientsafterinterventi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adversereactionshavebeeneffectivelycontrolled,noadverseeventsoccurred.Conclusion;incardiacinterventionaldiagnosisandtreatmentprocesstomakefullpreoperativepreparation,intraoperative,strengtheningpostoperativeobservationandcaretimelyfindingcomplicationsandeffectivenursingmeasures,toensurethesmoothoperationandpostoperativerehabilitationofpatientshasimportantsignificance
【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interventionaltherapycomplicationnursingcare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心脏介入性诊断及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人工心脏起搏术、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形成术,(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二尖辨形成术。心脏介入治冶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病人术后康复快的优点、具有近期效果明显、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巳被临床广泛推广应用。但是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充分认识所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不良反应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我科自2009年5月~2010年5月成功为126例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26例,男性86例,女性40例,年龄32~68岁。急性心梗66例,陈旧性心梗40例,心绞痛20例。
1.2方法经右侧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冠脉造影、PTCA加支架植入术,术后4h拔除鞘管,徒手压迫局部穿刺处15~20min,切口压沙袋6~8h,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h改为普通包扎,患肢制动24h,无并发症方可下床活动。
2结果
冠心病介入治疗共126例,治疗中并发急性冠状动脉闭塞1例,低血压2例,心率失常3例,局部血肿2例,排尿困难5例,迷走神经反射4例,经及时处理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3不良反应及护理
3.1术后心理护理对术不不良反应能起到有效预防作用,尽管手术已经结束,但患者的心情往往不是很快就能平静下来的,患者既对手术抱有很大希望,又担心手术的结果不够理想,此时患者的心情是复杂的。所以尽量与以前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安排同一个病房,使患者之间可互相交流有关术后的信息。同时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不同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患者能够保持心情平静,解出焦虑,稳定情绪,保良好的休息。
3.2腰酸背痛;术后有90人例人出现腰酸背痛,其中年大者症状尤为明显,这与术后严格卧床休息和保持侧肢体制动伸直、限制活动有关,但起床后症状明显消除。因此有护理指导病人翻身的方法,同时指导家属为病做腰背痛按摩或者垫小枕、温水湿敷以缓解症状。协助病人翻身,同时注意观察伤口,术侧肢体向健侧移动体位,避免屈膝、屈髋或对下肢进行按捏,使肌肉放松、减少疼痛症状。
3.3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及皮下血肿血肿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可局部疼痛,严重者影响下肢活动而延迟恢复。多与下列因素有关:⑴穿刺不当,如反复多次穿刺血管或穿刺角度过大,穿刺部位过高造成术后压迫止血困难。⑵术后按压动脉的时间过短,压迫部位不准确,压迫手法不正确。⑶术后穿刺侧肢体过早屈曲活动。⑷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抗凝剂的使用,干扰患者的凝血过程,使其易出现出血倾向。护理:⑴规范准确的动脉穿刺,穿刺部位不要过高。⑵术后要由有经验的医生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采取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术后一般6h拔除动脉鞘管,拔管后徒手压迫止血20min,沙袋压迫6h,弹力绷带包扎12h,加压包扎力度要适宜。⑶拔除鞘管后患者卧床24h,穿刺侧肢体伸直制动6h,穿刺处压沙袋8h,避免肢体弯曲和用力。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用手压迫穿刺点,减轻手术部位张力。⑷术前常规检查血凝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等,了解潜在的出血因素。使用抗凝剂的患者要特别注意有无高血压、胃溃疡等病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抗凝治疗的目的及存在的危险性,让患者了解出血的部位和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⑸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穿刺处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本组发生皮下血肿2例,拔除鞘管后1h出血,经及时压迫止血,未造成不良后果。
3.4排尿困难术后患者排尿困难发生率较高,多与体位限制、排尿习惯改变、紧张、腹带压迫以及本身存在尿路梗阻,使用阿托品有关。护理:术前3天加强床上排尿训练及便器的使用。加强术前健康指导,讲解有关知识,解除紧张心理。术前嘱患者排尽尿液,术后要及时督促、协助诱导患者排尿,鼓励患者适当饮水。若发生尿潴留,首先应给予诱导排尿,如用温水热敷下腹部,同时让患者听流水声,按摩膀胱等,必要时行导尿术。可选择给桡动脉穿刺或行股动脉封堵术来减少卧床时间而减少该症状的发生。本组排尿困难5例,诱导排尿4例,行导尿术1例。
3.5低血压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的急性低血压是一种少见却极其危险的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晕、大汗、心率减慢等。最常见的因素有患者紧张,术前禁食水,术中、术后失血及在血容量不足状况下使用血管扩张剂或拔除动脉鞘管时引发血管迷走反射亢进。护理:⑴加强手术前后与患者的沟通,作好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⑵术后嘱患者进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注意血容量的补充。⑶在应用扩血管药物之前,首先补充血容量并控制药物的滴速。⑷术前了解患者基础血压,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术后加强监护,备好升压药及抢救药品。本组发生3例,经快速扩容后血压均回升至正常。
3.6心率失常可以表现为新发心率失常及原有的心率失常加重,患者轻者感到明显心慌、心悸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有生命危险。多因导管在冠状动脉内刺激引发冠状动脉痉挛,造影剂一次注射量过大或两次使用造影剂间隔时间过短使造影剂在血管内滞留而发生[3]。术后主要发生在拔除动脉鞘管时。护理:⑴若出现冠脉开口痉挛或嵌顿应立即注入硝酸甘油并撤出导管。⑵术后24h内应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心悸等。⑶术前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本组发生室性心动过速3例,2例经调整导管位置后心律恢复正常;1例经利多卡因治疗半小时后心律恢复正常。
3.7急性冠状动脉闭塞为PCI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指靶血管的完全闭塞,多发生于术中50~80,少数发生于术后6~12h。患者情绪紧张是导致冠脉痉挛的常见诱因,持续剧烈的冠脉痉挛可导致血栓形成、血管闭塞。患者主要表现为持久而严重的胸痛、大汗、血压下降、室性心率失常、室颤、甚至死亡,处理的关键是迅速恢复血流。护理:⑴注重术前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⑵选择合适直径和长度的支架,精确定位,必要时进行充分预扩。⑶术中和术后充分进行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动态监测凝血酶时间,合理调整用药剂量。⑷术后严密观察心电图、血压及周围血管栓塞的表现,如出现持续剧烈胸痛,应立即描记常规心电图并与术前心电图比较,若有ST-T改变即已合并急性冠脉闭塞,应立即氧气吸入、止痛并配合医生抗凝、溶栓,必要时行急诊介入或冠脉搭桥术。本组发生1例,经溶栓治疗后症状消失,经再次造影显示血管通畅。
3.8迷走神经反射各种刺激因素包括疼痛、大血管压迫、恐惧等,作用于皮层中枢和下丘脑,使胆碱能植物神经的张力突然增加,引起内脏及肌肉小血管强烈反射性扩张,导致血压急剧下降,迷走神经兴奋时导致心率传导减慢,心房肌功能减弱等抑制效应。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低血压休克的一系列表现,多见于术后拔管过程中,拔管后也可出现并反复发生,部分可能与血容量不足有关。护理:应做好宣教工作,充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对疼痛敏感的患者,拔管前给鞘管周围局部麻醉。拔管动作不宜过猛、过快,按压穿刺点力度适中。充分认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特点,重视早期表现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搏和血压变化等,为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提供信息,作好急救准备。本组3例均为拔除鞘管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经静脉滴注阿托品、多巴胺后患者症状缓解,心率、血压恢复正常。
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继续控制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控制体重,劳逸结合,避免情绪激动。根据医嘱回医院随诊,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出现紧急情况及时来院诊治。
参考文献
[1]黎水莲,苏飞群.谢睿彬等心脏介入诊疗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09年1月第7卷第1期.
[2]杨美荣,李宏,李勇.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年第26卷第6期.
[3]李淑蓉,郑燕.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基础医学论坛2011年1月第15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