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朗读训练方法的一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对小学生朗读训练方法的一点思考

姚广林

姚广林

〔摘要〕朗读能力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内容、体验情感、陶冶情操;能起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特殊功效;还能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训练语感、规范语言。要使朗读教学充分发挥上述作用,必须注意研究朗读能力训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呢?现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1.1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

如《可爱的草塘》一课,在读到“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眼前”一句时,我指导朗读时要学生抓住“啊”这一语气助词,让学生体会作者借助这一叹词抒发自己见到小河时的惊喜之情。我将“啊”与“奇迹般”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怎么也想不到,在这茫茫的草塘,密密的芦苇丛中,居然还隐藏着一条如此美丽的小河,他觉得这简直就是奇迹,所以自然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个“啊”字应该用去声,念得短促些,将作者的惊喜之情表现出来。经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加深了,对作者准确的用词也理解深刻了,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1.2指点技巧,揣摩感情。朗读不仅有理解和感情的问题,还有技巧运用的问题,《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是个较长的句子,由于学生的中气不足,读到“砸去”就没有了气力,而这个句子恰恰又必须读得坚定、有力。这时,我会适时指点朗读技巧。我告诉学生,朗读时除按短句停顿外,要在“砸去”之前换气,这样再读,就会显得很有力量,学生练习后自然体会到战士们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其他如语调高低,语气轻重等,我再作合适的指点。

2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式,激发朗读兴趣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不是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再加上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班级里渲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达到有效朗读的目的,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朗读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中,我除了采用示范读来促进学生的有效朗读外,还运用分角色读、表演读、比赛读、问答式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不断总结、反思,以提高他们朗读的能力。在指导朗读时,我分为两步,首先是分角色做朗读前的铺垫,让学生归纳出狼、小羊的不同特征,再返回到课文中和具体内容一一对应,这一层次的铺设,使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先根据不同角色的个性揣摩出它们的语言和动作,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并自己选择好感兴趣的角色进行朗读,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特别高涨,从实质上心领神会地读出了对角色不同性格的理解,做到了真正的神形一致。

3重视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朗读能力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先指导学生做好朗读前的预习工作,预先解决文中的难字生词。要想读好一篇文章,读出感情,最起码得先了解课文内容,读准确、读流利。每一篇新文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生字生词,如果学生在没有扫清字词障碍,没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结果往往事半功倍。因此我在教学中,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预先解决难字生词,因为初步感知课文这一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在一年级时我就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及课本后面的生字表或者请教别人等方式,先把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准,读流利,进而初步感知课文,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正确朗读的良好习惯,也为感情朗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提高朗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低年级学生朗读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加字、漏字、读错字,还有些学生读书的姿势不正确。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朗读时坐姿端正,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如出现读错、加字时一定要令其纠正,直到读正确为止。同时,对不同课文、不同段落、不同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语速等的处理反复进行悉心指导,避免学生读破句,还提醒学生朗读要用接近于生活中自然谈话的语言,不要拿腔拿调,更不要唱读或快读,做到朗读流利,语句流畅,语气连贯,语速适中,要以准确的情感来表达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切实读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的朗读真正有效,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朗读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掌握语音的缓慢,语气的轻重,能大大提高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美好体验。在教学中,我不仅经常运用示范读帮助学生纠正轻声、重音等方面的问题,如:“的”、“呢”、姑“娘”、妈“妈”等,而且还在指导学生读好长句、正确停顿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好长句实在太困难了。所以,在教学朗读时,我利用投影银幕,把一些表示固定意义的符号出示给学生。如:重音的地方标上“••”,停顿的地方根据时间的长短标上“/”或者“//”,延音处标上“———”,帮助学生读好它,掌握它。学生看得多,听得熟,自然就记住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新开乡华掌小学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