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的思考

曹刚

曹刚

广东省湛江市公安消防支队广东湛江524300

摘要: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筑正在朝着高层与超七高层发展。但是,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时,存在灾情蔓延快、烟气多、疏散困难、火灾扑救难度大等状况,如何快速、有效疏散高层建筑人员,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火灾给予建筑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成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的关键所在。高层建筑灭火应围绕着火灾发展模式、灭火战术以人员疏散等方面展开系统性分析与研究,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灭火救援经验与技术,提升高层灭火救援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思考;分析;探讨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城市规模的扩大与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建筑正在朝着高层与超高层方向发展。建筑内单位面积人口急剧上升,建筑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但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如果不能在有效时间内,采取科学的处置措施,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无疑是巨大的。2009年2月9日,央视新址在建文化中心发生特大火灾,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开展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现状分析

(一)火灾发生后纵向蔓延迅速,极易形成空间立体火灾

为维持高层建筑的有效运转,在高层建筑内部,建设了各种各样的竖向管井、共享空间以及玻璃幕墙等。上述建筑内部构造在火灾发生时,极易在建筑内部形成巨大的“烟囱”效应,引发烟气、火灾的迅速蔓延。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层建筑物的烟火垂直蔓延速度平均在3~4m/s。过快的火灾蔓延速度严重挤压了灭火以及救援时间。同时,在风力的作用下,火灾甚至会出现跳跃式向上,蔓延,在短时间内极易形成空间立体火灾,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1]。

(二)灭火救援力量不足,无法对高层建筑火灾全面掌控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最大困难在于建筑物本身的高度。传统灭火救援模式中的直接外攻灭火、防控堵截以及强攻近战等战术无法有效发挥实效性。目前,现有的消防车辆装备还无法充分适应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需要,消防云梯车最高约100m左右。但是,受到现场救援现场的实际情况,消防云梯只能发挥出限定值的80%左右,无法有效发挥出最大功效。同时,现有的供水设备也存在巨大的短板。在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消防官兵只能采取垂直供水模式向上供水。另外,其供水泵的水压供给也面临供水压不足现象,严重制约了内部灭火的实效性。

(三)人员疏散常规战术难以施展

在消防救援中,消防人员自身所装备的防护装备,在高层建筑物的灭火救援中,其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程度的制约。例如,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极为有限,受到各种客观环境的影响,空气呼吸器的后续支持严重不足。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物高度高,消防人员需在短时间内到达起火楼层,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导致战斗力下降,提升了消防人员的安全风险[2]。另外,消防人员在向着火楼层进攻时,逃生人员在向楼下逃生,影响了人员的疏散速度与救援速度。高层建筑火灾发生时,大量的烟气汇集在建筑物内,严重威胁消防人员与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全封闭式的高层建筑物内,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气聚集后,一旦遭遇明火,极易产生爆燃,导致建筑主体结构受损,引发更大的灾情。

(四)人员疏散极为困难

高层建筑物单位空间内人口密度极大,疏散路线的水平或者是垂直距离较长,被困人员的疏散极为困难。同时,目前国内的消防电梯在应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发挥出实效性。建筑物在火灾状态中,极易发生垮塌。当前,大多数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材料。钢结构的建筑物随着外部环境温度的升高,钢材的抗拉以及承载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使建筑垮塌可能性进一步增加。例如,在美国“9?11”事件中,几十吨航空燃料在剧烈爆炸之后剧烈燃烧,建筑物本身结构在遭遇飞机冲击后已出现较大程度上的不稳定性,在外部环境温度上升,引起了建筑的垮塌。

二、人员疏散概述

人员疏散是消防安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火灾中人员的安全疏散主要是指:当火灾烟气未达到危害人员生命健康状态之前,将建筑物中所有人员安全疏散至安全区域中的行动[3]。

(一)人员疏散基准

火灾发生的大致过程可以归纳为:起火、火灾增大、充分发展、火势减弱、熄灭等。人员的疏散要经过火灾察觉、行动准备、疏散行动、疏散到安全场所等阶段。因此,在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原则中,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以及必须安全疏散时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主要是指从起火时刻到火灾对建筑物中的人员造成安全威胁的时间,其主要取决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控火或者是灭火设备等方面,其火灾的蔓延与烟气的流动存在较大的关系。必须安全疏散时间是指从起火时刻其到建筑内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

(二)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参数

高层建筑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人员密度、人员的空间要求、人员的移动速度、人员的流动系数等。随着高层建筑物单位面积人员数量的增加,通过人员密度就可以对高层建筑中的疏散通道大小进行确定。同时,人员的流动需要占据一定的建筑空间,需要在救援过程中,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以避免人员流动所发生的危险[4]。同时,人员的流动速度与人员的疏散存在重大的相关性,人员的移动速度分别水平平面上的移动以及楼梯上的移动。在救援过程中,要科学、合理控制好人员的流动速度。人员的流动系数主要是指在空间中的单位宽度、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人数。对以上各种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参数进行确定后,制定出系统性、科学性的人员疏散方案,有利于提升救援的效率。

三、灭火救援预案概述

(一)灭火救援预案定义与作用

消防灭火救援预案是指消防队依据消防重点单位的实际情况,可能发生的火灾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大小,制定与灭火与救援的兵力部署、技战术运用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灭火救援行动方案。消防灭火救援预案是组织灭火救援工作的基本前提,科学的消防灭火救援预案有利于提升灭火与救援效率,对于提升灭火救援工作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消防灭火救援预案有利于促进消防队伍对重点消防单位“六熟悉”工作的有效落实,提升消防灭火救援的检测力度。消防灭火救援预案可以有效增强消防队伍在训练过程中的针对性,提升消防官兵快速反映能力与快速处置能力,提升指挥人员指挥能力的提升,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5]。

(二)灭火救援预案设计重点

1.加强调研,提升资料的权威性

消防战斗员要对高层建筑的情况进行科学的调研,并建立定期的调研制度,及时了解相关情况的变化,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高层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毗邻情况;高层建筑物内部建筑设施情况,例如建筑层数、建筑基本布局以及建筑面积等;对建筑单位的性质进行确定;对高层建筑物可能发生的火灾区域以及所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与评估。同时,针对所采集的调研资料,进行反复比对,提升调研资料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加强对消防数据的采集,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对高层建筑物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全面了解建筑物的各种情况。消防队伍以灾情的设置为基础,对各种数据进行准确计算,例如对火场供水力量的计算、灭火持续时间的计算、对火势控制时间的计算、对灭火持续时间的计算等等。在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之后,确定灭火力量规模,依据高层建筑单位的规模以及性质,依据相关标准,投入不同性质与数量的灭火力量。

3.制定科学的灭火救援战术策略,提升灭火救援预案的实效性

在对高层建筑物进行系统、科学的调研之后,科学制定灭火救援战术。在灭火救援预案中技战术的制定中,可以对力量编成、灾情设定、灾情分析、火灾侦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各种火灾参战力量进行编配,确定能够参与火灾救援的消防设施、医疗单位等[6]。加强对火灾场景位置对其他部分的影响程度分析,科学确定率先灭火点。同时,由部分消防人员组成侦察组,对火灾的位置、火灾严重程度进行侦察与汇总,确定灭火进攻路线,并加强与现场指挥部的联系,及时汇报建筑内部的实施状况。在灭火救援预案的救援方法选择上,要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采取内部强攻、内外夹攻、上下合击的基本战术策略。

4.加强模拟演练,不断修正与完善

在对灭火救援预案基本确定之后,可以与高层建筑单位的主要负责部门加强联系,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实地演练,及时发现灭火救援预案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同时,消防部门应积极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消防设备与技战术。在消防官兵的训练过程中,加强实战演练,注重训练方式的多样性,提升训练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四、结语

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客观环境,消防设备与高层建筑发展相对滞后、火灾发生的复杂性、消防疏散难度大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着高层建筑救援的实效性。因此,消防部门需要在实际的灭火救援中,加强经验总结,注重对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提升灭火与救援的成功率。同时,注重对消防灭火救援预案的编制,提升应急预案的演练力度,全方位提升灭火救援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力.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技战术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33(2):201-203,210.

[2]邢志祥,高文莉,诸德志等.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力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8):35-40.

[3]雷涛.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的几点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7):204-204.

[4]曹英杰.关于加强高层建筑火灾灭火救援行动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107-108.

[5]张益民,李来保.高层建筑火灾固定消防设施应用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31(4):414-418.

[6]刘琪.超高层民用建筑防火措施与灭火救援技术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5,(1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