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来会(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心卫生院江苏高邮225623)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226-02
【摘要】通过我院超声检查的50例腹外疝患者,全部经手术证实,超声可以通过其影像学特点,结合解剖关系明确包块的部位、大小及其内容物,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疝内容物的血流情况,从而提示腹外疝有无嵌顿和绞窄,为临床决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随着超声设备的发展,特别是高频探头的使用,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腹壁层次、腹壁缺损及突出的疝内容物,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超声检查腹外疝应用
腹外疝是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处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致,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是腹外疝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典型的腹外疝由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组成。腹外疝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等;按临床分型可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腹股沟疝是各种疝中最常见的类型,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临床上以斜疝最常见,占腹股沟疝的85%-9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股疝多见于女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入院的50例患者,女性3例,男性47例,年龄3岁—78岁;腹股沟斜疝46例,直疝4例,全部经手术证实。
1.2仪器超声检查采用DC-6/DC-6T/DC-6Exper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3方法根据病变范围和部位采用5-10mHz或3.5mHz的探头。检查时患者依次采用平卧位、站立位扫查,首先直接进行腹直肌横断面扫查,找到内环后多切面探查腹股沟区、阴囊根部及鞘膜腔,必要时嘱患者用力屏气、咳嗽以增加腹压,并辅以探头加压推挤局部,以清晰显示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大小及血流情况,伴有腹痛的患者应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排除有无肠梗阻表现。
2结果
腹股沟疝的临床声像表现。
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腹股沟区探及肿块,肿块呈条索状、梨形高回声团块或部分肠腔暗区及肠壁回声,内有血流信号,斜行向下延伸至外环口或阴囊内,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精索在疝囊的后方,增加腹压时,疝内容物突出,疝囊变大,用探头加压,可使疝内容物回纳腹腔;嵌顿后肠壁增厚,回声增强,血流信号存在,嵌顿内容物如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较轻微,如为肠管,不但疼痛明显,还可伴有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但在肠管坏死穿孔时,疼痛可因疝块压力骤降而暂时有所缓解,绞窄时间较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绞窄性疝超声检查表现为局部肠壁轮廓模糊,回声增强不均匀,血流信号消失。
直疝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平卧位时无明显异常,当病人直立位或增加腹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的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肿物膨出,层次清晰,半球形包块沿腹股沟管内侧突出,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精索在疝囊的前方,疝内容物常为小肠或大网膜,膀胱有时也可进入疝囊,成为滑动性直疝。
3讨论
腹股沟是前外下腹壁一个三角形区域,其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侧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侧缘的一条水平线,凡是发生于这一区域内的腹外疝统称为腹股沟疝,是各种疝中最常见的类型,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疝内容物与疝的部位有关,也取决于腹腔内脏器的活动程度,小肠或大网膜因活动度大,为最常见的内容物。腹外疝的声像图表现;腹壁连续性中断,疝囊呈烧瓶状,结构边界清晰、光滑,内呈不均匀光点回声,不固定,有时有蠕动感;疝囊向体表突出,通过疝环与腹腔相通;疝环多呈细小管状结构,此处囊壁较厚、毛糙;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及网膜高回声,其他内容物少见,病人呼气或探头加压时内容物回流至腹腔内,肿块明显缩小。超声检查诊断腹外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是否存在不典型腹外疝.典型的腹外疝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如果病人疝囊较小、病人较肥胖或腹壁局部缺损较小时,单靠临床诊断比较困难,需借助超声检查辅助诊断;2.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活动度良好时,临床检查往往难以诊断而造成误诊;3.腹外疝发生嵌顿时,应了解疝内容物的血流分布情况,嵌顿性疝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疝,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如出现疝内肠管及网膜内无血流信号显示,包块周围出现渗出的无回声暗区时可提示肠壁缺血坏死,绞窄时间长者可发生严重后果,合并急性肠梗阻时,必须结合腹部超声检查,仔细观察腹腔内肠管是否扩张、积液,腹腔内是否有游离性液性暗区;4.易复性疝包块大小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站立或深吸气时包块增大,平卧或减轻腹压时包块缩小或消失,60%以上疝内容物为肠管,超声检查时可见肠蠕动,当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可表现为无回声或网状低回声。
超声诊断腹外疝具有价廉便捷、特异性、无创性、可重复性、准确率高等优点,成为一系列影像学检查中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