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家长,助力家校共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读懂学生家长,助力家校共育

潘煜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会议上指出:“提高教育改革效率的基本原则是密切家校之间的合作”。可见,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长也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在教育上要想事半功倍,我们还必须读懂学生家长,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管教孩子。如何读懂学生家长,助力家校共育?我有一些初浅的看法,还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创造和谐氛围,尊重是前提常言道:“敬人者,人恒敬之”。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用理智的情绪,面带微笑,讲求谈话的方法和策略,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教师与家长才能结成和谐融洽、互相信赖、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二、读懂各类家长,沟通讲艺术在和家长交流时,除了要讲求真诚以外,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教师每天都会接触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格的家长。只有读懂家长,才能有效地进行沟通,最终赢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同,获得家长密切配合。(一)读懂“话少”的家长1.面对放任随意型家长,教师要做到细致执著。有一些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学校就应该由教师全权负责,因而对孩子的情况不闻不问。如果老师与他反馈学生在校情况时,好的方面他只是表示同意,不好的方面嘴里说“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却没有看到他真正行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的工作更要做得细致,不能因为家长不重视就放弃。我们应锲而不舍地主动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同时也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班级各项活动中来。2.面对依赖退避型家长,教师要做到主动引导。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都没有太大问题,因而很少与教师沟通。有的家长即使对教师有意见也会藏在心里,不愿与教师沟通,因为他们担心提了意见后教师会对孩子另眼相看。事实上,家长不主动找教师,并不代表家长不想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要积极引导,及时将孩子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向家长汇报,让家长感到教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从而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交流。(二)读懂“话多”的家长1.面对包办代替型家长,教师要做到悉心引导。有的家长每天都主动和教师进行交流,但关注的总是孩子生活上的问题,一会儿给孩子送学具,一会儿关心孩子温饱。他们的孩子通常自理能力差,没自信,不适应集体生活。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加强引导:该孩子干的事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干,孩子能干的事家长绝不能替他们干。2.面对望子成龙型家长,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有些家长一来接送孩子,就和老师长谈,还经常给老师打电话,事无巨细地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这类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样样都出类拔萃。与此类家长单独沟通,讨论过分管束的后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主动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情况,多报喜、少报忧,最好长话短说。(三)读懂“异议”的家长1.面对冲动直率型家长,教师要做到微笑倾听。当他们认为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时,不会先理智分析,只会冲动地来兴师问罪。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教师首先要沉住气,面带微笑,诚恳地倾听。待其情绪有所缓和。后再交谈,教师要用事实说话,用学生的行为说话,不随意流露对学生的个人喜恶。能够换位思考,给家长较为专业的引领。2.面对高傲严苛型家长,教师要做到自信从容。有的家长文化层次较高或家庭条件较好,对孩子的教育比较重视,在教育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这类家长不仅对自己孩子的要求颇高,对教师的工作要求也比较严苛。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首先要有自信。其次,在交流前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表现,找寻相应的理论支持并思考指导策略,做到胸有成竹。对家长合理的建议表示感谢,对家长的无理要求,阐述观点要有理有据,并温柔而坚定的拒绝。三、巧用网络平台,发言要走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交流在教育里扮演的角色的确越来越重要。为避免在家校沟通间造成负面影响,班主任在群里发言一定要走心:1.教师具有指导家长做好家教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可以适当地在班级群里传递有关家教知识或具有正能量的言论,以提高家长的素养。2.班主任在群里圈里向家长发布通知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修改,以免出现表述不清等现象。3.在群里、朋友圈里上传学生学习、活动照片时应慎重选择,不得每次只上传优等生或坐、站在前排的个别学生照片。4.如若有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班主任不通过班级群发表批评或教育言论,应单独与家长交流。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稍不留神就会伤及无辜,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因此,老师必须认真遴选每一条信息,让网络真正地成为读懂家长的新通道。综上所述,要读懂家长,不仅需要我们掌握心理学知识,提高沟通能力,而且需要真正理解家长。只要我们抱着“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有效地进行角色转换,一定能拉近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形成学校、教师、家庭的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