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春霞(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26200)
【摘要】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微量泵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抗炎、化痰平喘、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18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并予多巴酚丁胺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ml中微量泵推维持,5ml/h,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58.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泵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有明显疗效,使用方便、经济、安全。
【关键词】环磷腺苷葡胺多巴酚丁胺泵心力衰竭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35-02
肺心病并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是呼吸科常见急重症,临床常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解痉平喘、祛痰、强心利尿、吸氧等一系列措施,但疗效不佳。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76例,在常规内科治疗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静脉滴注,联合多巴酚丁胺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70.8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为心功能Ⅲ级30例,心功能Ⅳ级1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71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为心功能Ⅲ级24例,心功能Ⅳ级12例。所有病例符合肺心病的诊断标准[1]。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利尿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联合多巴酚丁胺40mg+5%葡萄糖注射液50ml持续微量泵静脉泵入(5ml/h),共5天。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发绀明显减轻或消失,肺部干湿啰音显著减少或消失,水肿消失,心功能改善一个级别以上。有效:上述症状部分减轻或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不超过一个级别。无效:上述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1.4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结果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改善,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者为慢性缺氧缺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的因素很多,但先决条件是肺的功能和结构的改变,发生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导致一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缺氧和反复的肺部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差,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如心律失常甚至猝死[2],故以往对于经常规治疗(氧疗、抗感染、减轻心脏负荷)不能有效缓解的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治疗临床治疗较困难。治疗组使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泵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明显疗效。
环磷腺苷葡胺属于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易透过细胞膜,增加细胞内cAMP浓度,使肌浆网内ca2+大量释放到胞浆,增强兴奋-收缩偶联[3],引起心肌收缩,改善心肌泵血功能,具有温和的强心作用;减轻动脉及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保护和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时心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的搏动强度和频率;具有第二信使作用,能直接进入细胞内,降低心肌氧耗量,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缺血、缺氧的心肌[4],提高心肌的应激能力。
多巴酚丁胺为多巴胺同系物,对心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为一选择性心脏β1-受体兴奋剂,对β2-受体和α-受体兴奋性较弱。治疗量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降低心室充盈压,促进房室结传导。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泵的不良反应:少数病人可能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以滴速减慢处理;其它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心悸、胸痛、气促与心绞痛,但不常见。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环磷腺苷葡胺与多巴酚丁胺泵联用能明显改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基础心室率慢、有洋地黄禁忌症的患者,值得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蔡柏蔷,李龙芸,主编,协和呼吸病学(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1368~1375.
[2]曹林生,廖玉华.心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94~902.
[3]ChampionHC,SkafMW,JM.Roleofnitricoxideinthepathophysiologyofheartfailure,HeartFailRev,2003,8(1):35~46.
[4]郭超美,伊小曼.环磷酸腺苷葡甲胺的药理学效应及临床应用[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5,3(7):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