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1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对策。方法笔者择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所在医院接受常规尿液检验的60例受检者,设其为对照组;择取同期接受常规尿液检验且在检验前实施了质量控制措施的60例受检者,设其为研究组。结果标本受到污染、采集时间不当、未标注清晰、标本采集量不足、容器选择不合理、送检不及时是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因素,两组患者在这些因素上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结果中提出的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主要因素表明,应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检验质量。
关键词:尿液检验;质量控制;因素;应对措施
前言
尿液检验是临床诊断疾病的常见项目,其具有的临床意义非常重大,医疗机构需要对尿液样本质量给予严格的控制,以确保尿液检查具有准确、可靠的结果。而尿液检验共包括三个阶段,即:尿液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尿液分析前阶段可能因为某些因素而出现检验结果的偏差,不准确的检验结果会影响临床诊断结果,进而影响到治疗手段是否正确。本文试探究对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并做出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常规尿液检验的60例受检者,设其为对照组;择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常规尿液检验且在检验前实施了质量控制措施的60例受检者,设其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
研究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平均(49.55±12.36)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0岁,平均(49.45±12.28)岁,平均采集时间(24.8±4.8)min;平均采集量(23.5±2.6)ml。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尿液检验法,由专业质检人员对样本进行接收、归类、整理和统计样本存在的缺陷,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向Excel表格内录入相关数据。研究组给予质量控制等针对性管理法,具体如下:
一,容器:确保容器清洁无污染,容器材料尽可能为透明并且不会与尿液产生反应的材质,容量不低于50ml,一次性、密封性好、开口大。
二,防污染:防止标本受粪便和阴道分泌物的污染。患者将外阴清洗干净后对中段尿进行采集,禁止从便池与尿布中采集。女性白带、男性精液和小孩大便等,均易导致污染情况发生,所以采集时要加强注意,避免有污染情况发生。
三,采集时间:以往临床检测时,都会取清晨尿液,并将其看作标本。但清晨5时至6时时段留尿直至检查时会经历约3h,如果保存不当,则会对标本成分产生严重影响;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近几年临床多选在早8时至9时时段进行标本采集。
四,标记:标记明确,与检验申请单一同送至实验室。
五,尿量:对尿液进行采集不低于12ml,50-100ml为最佳尿量。
六,送检时间:收集标本后需在2h内实施检验,在6h内对冷藏标本实施检验,避免出现细菌导致成分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实际接收尿液检验次数与每次尿液检验所需时间;记录两组样本量不足和采集时间不当、送检延时和标记不清、受污染和送检延时及其他等缺陷标本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研究组
两组实际接收尿液检验次数与每次尿液检验所需时间研究组:检验次数(1.83±0.48)次,检验时间(20.84±3.20)min;参照组:检验次数(3.10±0.97)次,检验时间(31.15±4.09)min。研究组实际接收尿液检验次数显著低于参照组,每次尿液检验所需时间亦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77,16.371;均P<0.05)。
2.2比较参照组
两组缺陷标本情况研究组样本量不足和采集时间不当、送检延时和标记不清、受污染和送检延时及其他等缺陷标本情况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报道显示,有效控制尿液检查质量,不仅能有效提升病症临床治愈率,而且还能对患者的病症治疗提供依据支持。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实际接收尿液检验次数、每次尿液检验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质量控制等针对性管理法的实施,能有所缩减检验时间和检验次数;研究组的缺陷标本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给予质量控制等针对性管理法,能有效避免缺陷标本情况的发生。
经分析观察,尿液检测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复发性特点。饮食、服用药物和患者状态等因素,均会对样本质量产生影响。由于尿液检测质量管理问题相对具有隐蔽性,当护士接受标本后,对标本是否伴有质量问题等情况通过肉眼实施观察的难度相对较大。送尿液样本质量至检验人员前,相应部门要高度重视,将尿液样本送检的协调工作做好,使送检样本的质量得到保证。从送检、患者取样和医生开单等相关流程中,工作人员要加强监督及管理尿液样本,一旦有问题出现需将责任分清,并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样本标记和容器不合格、采集时间不当和污染标本等,均属于对尿液检验质量产生影响主要因素。为使尿液检验分析的质量控制得到保证,做好每个因素的质量控制工作非常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加强检验室相关人员的指导宣传工作。各环节的工作人员需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加强重视,将相关宣传与指导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对相关要求严格把握,对相关制度规章予以完善。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对尿液采集过程给予严格控制,采集前擦拭患者外阴并按照标准流程严格采集患者中段尿液。第二,严格把握:尿液采集时间针对不同疾病患者,应按照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采集时间,对于常规疾病,可在患者晨起后采集尿液。第三,制定标注填写标准:应对尿液采集人员给予严格的培训,审核标签与标本是否为同一名患者,并使其做到有申请单的同时有尿液标本,且标签内容全面。第四,确保采集量足够、容器选择合适:尿液标本内的采集量应在12mL以上,低于此标准的标本不予送检,采集人员需重新采集标本。而在容器的选择上,应确保其容量高于50mL,且透明干净,不会与尿液发生化学反应。第五,及时送检:常温下应在采集标本后的2h内送检,冷藏标本也要在6h内送检,否则相关物质发生反应,将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结语
总之,尿液检验分析前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做好,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既能保证尿检临床质量,而且还能使缺陷标本的发生降低,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利丹.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18,32(26):32-33.
[2]张威.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8,6(3):88.
[3]赵莹.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26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