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管理思路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管理思路探索

张秀静

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30021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民航业发展比较迅速,民航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天气以及鸟群等因素影响,会对民航飞行安全带来很大安全隐患。通过民航通信导航监视危机问题管理研究分析,就能从理论上为实际危机的消除提供支持。

关键词: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

引言:近年来,行业内“人、机、环”这三个因素导致通信导航监视服务中断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干扰了航空器正常运行,对民航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分析查找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有针对性地把风险管理整合到日常管理与运行保障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避免或减轻风险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对提升中国民航运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分析

1.1人为因素风险

第一,疏忽:这种错误一般发生在注意力不集中或紧急情况下,设备操作人员遗漏操作步骤或错误操作,从而影响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正常运行;第二,误解:这种错误通常是由于信息传递不准确、缺乏实践经验等因素,导致设备操作人员判断失误所引起的。例如:在多跑道运行机场,如果塔台发布的跑道使用指令不准确或者设备操作人员缺乏多跑道仪表着陆系统运行保障经验,均可能发生误操作仪表着陆系统的情况;第三,违章:这是蓄意破坏安全生产规章及操作程序的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在日常工作中漠视安全生产规章及操作程序,养成了不良的工作习惯。

1.2设备因素风险

首先,设计或质量缺陷:随着科技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理念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对改善和提高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一些新设备缺乏广泛的实践检验,在设计或产品质量方面可能存在漏洞,为通信导航监视运行安全埋下了隐患;另外,设备故障:构成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电子元器件具有使用寿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难以从根本上杜绝。但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命周期内,其发生故障的情况具有一定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备故障的初发期,指在设备开始投入运行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熟悉,使用不当,以及设备自身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因而故障率较高。这段时间也称设备使用的适应期。第二阶段,是设备故障的偶发期,指在设备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其适应性趋于稳定,除在非常情况下偶然发生故障外,一般很少发生故障,这段时间通常比较长,也称设备使用的有效期。第三阶段,是设备故障的频发期,指设备在经历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长期运行后,其已接近使用寿命,性能衰退,甚至局部已经失去了平衡,因而故障周期逐渐缩短,这一时期,设备的故障率最高,也称设备使用的老化期。

1.3环境因素风险

首先,电磁环境:通信导航监视信号的产生原理及其传播特性决定了其易受到其他无线电信号和地形环境的影响。因此,各类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对其作用范围内的电磁环境均有严格要求;另外,配套环境:配套环境主要是指为保证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产生稳定可靠的信号所配备的机房供电、温湿度控制、防雷、防火及信号传输等设施设备情况。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离不开性能良好的配套设施,一旦它们出现问题,相关通信导航监视服务将可能中断,情况严重的,还会危及飞行安全。

2.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管理思路

2.1人为因素风险管理

首先,抓好基层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倡导积极的安全文化,围绕坚守“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条底线,倡导“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法治民航宣传、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加强规章标准、安全事件案例、安全工作精神的宣传教育,向一线人员充分传导安全压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激发员工落实安全措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工作氛围,防止出现头脑不清、作风涣散、纪律松弛、有章不循的情况;另外,关注疲劳指数,防止疲劳上岗。研究表明,疲劳是导致人类犯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民航事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一些机场航班量增长较快,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人员配置不足,在航班量持续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人员疲劳指数过高,往往容易导致思想松懈,累积安全风险。因此,有关单位在做决策时,一定要确保关键岗位人力资源水平与发展相适应,做到发展服从安全,效益服从安全。同时,结合我国民航当前发展形势,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行业规章标准时,可以考虑将通信导航监视运行保障人员配置、执勤时间等要求纳入立法范畴。

2.2设备因素风险管理

首先,严格设备选购标准,打牢安全运行基础。目前,中国民航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实行使用许可管理制度,民航局定期公布实行使用许可管理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类别、范围,并对通过认证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颁发使用许可证或临时使用许可证。有关单位在选购相应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时,应当从民航局公布的《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目录》中选取。同时,在通信导航监视设备选购工作中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态度,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在广泛收集信息,深入了解拟选设备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切不可片面追求经济成本而忽视设备安全性能,否则必然会留下难以弥补的安全隐患;另外,科学开展设备安装工作,控制设备安装质量。在当前民航大发展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民航建设热情高涨,通信导航监视等各类民航基础保障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但与此同时,一些通信导航监视工程项目存在赶工期、抢进度的现象,对工程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今后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有关单位在进行通信导航监视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当严格按照规章标准开展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严把工程质量关,防止出现赶工期、抢进度而忽视设备安装质量的情况,确保设备安装工艺、调试参数等符合要求[1]。

3.环境因素风险管理

首先,以设备维护工作为抓手,应对不同天气状况。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保障单位应当按照规章要求,结合不同气候和天气特点,提前研判运行风险,及时采取管控措施,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维护工作,提高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运行保障能力,减小气候及天气因素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稳定可靠运行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完善附属设施配置,提升运行品质。有关单位在开展通信导航监视项目建设工作时,应当按照规章标准,完善机房相关设施配置,确保防雷、防火、防鼠、防虫及温湿度控制等要素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应当结合运行保障实际充分考虑运行风险,合理配置供电、信号传输等附属设施设备,防止单一节点、单一路由、单一供电方式引发的系统性瘫痪。通信导航监视设备投入运行后,运行保障单位应当对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环境进行定期巡查和实时监控,深入查找供电、信号传输等附属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一主、二备、三应急”思想为指导,加大安全投入力度,补齐安全短板,提升运行品质。

结论

文章主要针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运行风险管理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2]。

参考文献:

[1]李晓梦.探讨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危机问题管理[J].中国新通信,2017,19(05):9.

[2]杜倩倩.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的危机问题管理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8,17(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