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电能替代工作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张春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推进电能替代工作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张春强

张春强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额尔古纳市供电分公司内蒙古额尔古纳022250)

摘要: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发展与国家发展以及人民幸福紧密关联。积极创新能源消费模式,扎实推进电能替代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对于推动社会节能减排,缓解城市雾霾困扰,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既有着现实意义,又是一种理念上的革新。

关键词:推进;电能;替代工作;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

导言

实施电能替代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及推进能源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电能替代涉及政策、环保、经济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与电网企业、电力用户和社会密切相关。供电部门应示范引领,争取政策,做好服务,推动社会广泛参与,达到防治污染、拓展市场、扩大售电量的目的。

1努力拓宽电能替代工作面

大力推广成熟替代项目,积极开辟新领域、新模式。一是现有条件下实施电能替代,可优先推广电动汽车、电铁、热泵、分散电采暖等经济性较好的技术;居民电炊具、电热水器虽然经济性优势较弱,但由于电能便捷、安全等优势,也具有进一步推广的潜力。二是继续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热泵、冰蓄冷、家庭电气化等传统项目。三是因地制宜拓展新技术运用,对居民区、学校等用户推广碳晶、电热膜、发热电缆等技术,在企事业单位食堂推广电磁灶、电蒸锅,在港口地区推广岸电替代,在油田推广电动钻机,在油气输送管线推广电力加压等。四是利用富余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或高效火电机组,替代燃煤自备电厂发电,通过发电侧竞价等方式,降低客户成本。

2创新电能替代工作机制

强化工作协同,整合优势资源。电网企业在报装受理、勘察以及用电检查等环节,收集潜在项目信息,由专人全过程跟踪服务。开辟业扩报装绿色通道,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简化项目管理流程,大力推广打包项目和应急增补项目机制,提高配套电网建设的时效性。在争取电网合理回报的前提下,在建设、投资等方面,优先支持替代项目的配套电网工程。支持节能公司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开展电能替代项目,推动项目落地。整合行业协会、设备厂商等资源,建立电能替代推广合作机制。

3积极争取支持政策

加强政策研究,加大争取力度。与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争取将电能替代纳入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方案、能源发展规划和地方发展规划。结合污染防治,争取出台城市中心区关停燃煤锅炉、淘汰老旧汽车等强制性政策。争取出台电能替代项目及其配套电网建设资金补贴、分散式居民电采暖分线分表计量,并执行居民合表电价等激励性政策。结合国家电价调整,争取提高峰谷电价差,实施发电侧峰谷电价,降低项目运营成本。

4我国能源和电力需求仍将较快增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和电力工业快速发展,已成

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2012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3.1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6.2亿吨标准煤,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发电装机11.4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全社会用电量4.96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但我国能源消费人均水平还很低,年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仅为2.67吨标准煤,人均电力装机不到0.8千瓦,年人均用电量只有3600千瓦时,均不到OECD国家现有平均水平的一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预计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分别超过50、55、70亿吨标准煤(包括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将分别达到20、25、40亿千瓦(包括清洁能源);全社会用电量分别达到8.6、11.5、16.5万亿千瓦时,比2010年分别增长1倍、1.7倍和2.9倍。能源资源分布与需求逆向分布特征明显,需要发展特高压电网,优化能源布局,实现能源资源配置由区域平衡向全国平衡的转变。我国76%的煤炭资源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在西南部,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而70%以上能源需求在东中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重点建设山西、鄂尔多斯、蒙东、新疆、西南等5个综合能源基地,这些能源基地距离负荷中心800公里到4000公里,预计到2020年我国跨区电力流规模超过4亿千瓦。如此长距离、大规模的送电,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需要发展特高压等先进输电网络,安全、可靠、经济地实现电力输送,推动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

5实现能源资源的大规模开发、长距离输送和大范围优化配置。

目前能源配置方式单一、经济性差,需要发展特高压电网构建科学合理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我国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铁路运煤占铁路总运力的比重从2000年的38%上升到2012年的58%,新增运力的74%都用于满足煤炭运输的增长,目前还有14%的煤炭需要通过公路运输;电力供应长期追求就地平衡,输电比重低,山西、陕西、蒙西煤炭调出地区的输煤输电比例约为15:1,华东煤炭调入区输煤输电比例高达48:1。这种发展方式,导致煤电运紧张、缺煤停机反复出现,带来煤价运价上涨、能效降低、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困扰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特高压电网,发挥输煤、输电的综合协同优势,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煤电运反复紧张问题,大幅提高能源安全经济发展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6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

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风电应用。大力发展风能发电规模,形成海上风电开发为主、陆上低风速分布式风电开发为辅的开发格局。考虑到目前光伏、风电的成本大大高于常规能源成本,生物质能资源有限,这些可再生能源短期内难以起到大规模、支撑性替代作用等因素,我省能源结构调整要把目光放到发展核电和天然气发电上。按照安全发展核电的原则,加快田湾核电3、4号机组建设,力争尽早开工建设5、6号机组,并继续深化第二核电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气化江苏”工程,提高天然气发电装机比重,推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积极稳妥地推进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

7强化节能降耗关键措施

按照国家能源消耗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要求,尽快出台全省能源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严格能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项目的能源政策准入关口。狠抓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全面推进能源审计。推进燃煤机组综合升级改造,在全面实施火电厂脱硫脱硝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冶金、建材、化工等非电行业的污染物减排,并实施在线监测。实施油品升级工程,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油改气”,扩大天然气车辆使用范围,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切实减少污染排放。扩大能源对外合作。维护我省能源安全,应坚持内外并举方略,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能源合作。进一步巩固与内蒙、山西、陕西等资源富集省份的能源协作,鼓励省内大型企业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获取上游煤炭资源。积极提高区外来电比重,减少省内煤电能源自供的比重,推进建立大型区域输电合作同盟和合作项目。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战略合作,加快推进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大力增加天然气供应。多措并举,切实减少燃煤污染排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结语

能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应该也必须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参考文献

[1]马晓微,李彬,张梦莹,石秀庆.2002—2010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核算及变化趋势[J].中国能源.2015(11).

[2]徐漫,马晓微,胡泽元.基于Black-Litterman法的我国养老金组合管理研究[J].财政研究.2016(04).

[3]马晓微,杜佳,叶奕,徐漫.中美居民消费直接碳排放核算及比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