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摘要:环境问题作为当今全世界都时刻关注的焦点,其严重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在经济迅速增长的30多年后,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此起彼伏,环境应急防控工作已经迫在眉睫。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不断颁布相关强化措施,对环境风险进行严格掌控。即便如此,我国近年来仍然出现了很多环境污染事故,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强度大、难度高。所以,有必要建立环境风险防控、紧急应对、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环境管理机制。
关键字: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环境保护
引言:
我国在40多年来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在急速增加,已逐渐成为困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在被如此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萦绕的背景下,我国环保理念已经从传统的末端处理转变为注重污染源头的处理上;环境安全管理也从以前的接到严重问题采取紧急的被动应对转变成集环境风险防控、事中应对、重新恢复和保护于一体的全过程环境管理模式。对这种一体化全过程的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能够对环境污染事件做好有效预防,能够使环境事件的危害程度降到更低。近几年,随着对该管理模式的实施,环境问题处理已经初见成效。目前,我国环境保护规划中指出要不断加强对环境风险的有效评估,注重污染源头的防控工作,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实施环境风险的预警管理工作,增强政府对环境紧急突发事件的应急策略管理,持续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因此,本文从环境风险预防、应急过程、重新恢复等方面综合阐述环境应急全过程的管理内容,努力构建环境安全体系。
一、环境风险防控
环境风险防控工作是保证环境安全最重要的基础,是改变相关部门被动处理环境事件的前提。只有通过控制环境风险准入、加强对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建设警报系统,才能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一)严格环境风险准入
要坚持绿色发展,就要不断从环境准入制度上进行把控,为环境安全构筑生态屏障,从源头上隔开高污染的企业,要根据区域空间、总量控制和行业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进行项目准入。通过管理以一种更加协调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力的互相融合,科学合理的安排环境准入,强化发展战略和环境规划评估的引导作用,建立成环境分级管理、彼此有利衔接的环境空间规划系统。对于一些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比如化工、石化、印刷等行业要进行重点监控,严格进行环境评估,对涉及到的环境问题进行细致管理,从源头进行环境风险防范。
(二)排查环境风险隐患
在每年层出不穷的环境事件中,如果只是一味进行治理而不加排查管理,仍然有企业忽视许多环境隐患。因此,环保部门一定要以消除环境隐患为目的,与相关行业的专家相互协作,开展各种环境隐患的排查和监督,建立详细的环境风险隐患档案。对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企业进行点名,如果仍旧治理不佳可通报地方政府撤销其营业权利。环保部门协同企事业单位一起定期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会议,将排查重点放在企业每个生产环节上,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为企业良好的应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将环境隐患彻底消除。
(三)建设环境风险警报系统
对于一些企业可能出现环境污染风险的方面可建立警报监测系统,以发出紧急信号的形式进行异常情况的提前智能报告,避免工作人员进行紧急处理时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将环境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例如,企业可以在生产的重点环节安装水质监测预警系统,24小时监测水质情况,防止水污染事件发生,对环境风险的发生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
二、环境应急准备
(一)应急团队和物资准备
环境事件出现时,应急团队是处理过程的支柱力量,因此国家环保部门应该单独成立一个环境应急管理部门,建立一支相应的环境应急处理队伍,同时与社会各企业中的相应专业应急人员相互联系合作,成立从上到下分级应急处理团队,形成完整的环境应急体系。在遇到紧急环境事件时,应急团队应充分听取专业人员的建议,科学制定应急方案,提升团队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另外,在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要保证紧急物资充足,使应急人员能以最快的速度调配物资,达到降低环境污染危害的作用。因此,做好物资储备是环境应急的重要环节。
(二)环境应急联动
近几年来,导致环境突发事件的原因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快速出动应急团队、调集应急资源这种紧急机制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因此要建立健全与环保部门相关联的消防、交通、水利等多个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部门彼此之间要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相互协作,提升综合应急效率。必要时还要形成跨界联动,避免出现由于部门不配合而出现的阻碍应急处理工作现象。采取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能为环境污染问题的高效合理解决提供帮助。
(三)建设应急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也应该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更新,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推进环境应急管理整体联动和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融合。建设环境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建立环境安全应急资源库、建设重点环境隐患源数据库和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该系统的建立能够为科学、快速的处理环境问题提供系统化的指导。
三、应急过程处置
环境应急处置的目的就是在环境污染事件出现后,应急团队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尽可能缩小污染的范围,同时遏制住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保证环境安全的另一关键就是高效的环境问题处理过程。在保证做好了风险防控和应急准备后,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环保部门和社会各个单位都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手段进行紧急处理活动。当然,环保部门应首当其冲,在第一时间做好向上级报告、到现场侦查、监测和调查的准备,保证问题处理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明确前因后果后也要第一时间进行信息公开,确保整个处置过程按照评价污染程度、控制次贷影响、政府决策、责任追究一一推进,保证环境安全稳定。
四、环境重新恢复
环保部门应该正视过去重环境应急过程处理,轻后续重新恢复的现象,为了人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一定要注重事后环境恢复中的相关问题。在进行应急处理后,要及时进行污染程度的评估和调查导致污染的原因。评估的作用是通过科学的预测制定出重新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调查的目的则是要让相关人员看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为日后的工作敲响警钟,改进和完善涉及到的污染的问题。
五、结束语
分析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的意义在于改变传统被动应急的做法,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环境应急管理方案,进行环境风险防控、应急处理,重新恢复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使人与自然能够友好相处。
参考文献:
[1]刘一帆.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机制探讨[J].绿色科技,2017(14):143-145.
[2]付丽洋.环境风险管理全过程机制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123-124.
[3]刘静,杨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初探[J].中国科技博览,2014(23):350-350.
[4]邵超峰,鞠美庭.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机制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止,2011,(1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