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刚张浩(解放军第206医院临床药学科吉林通化134000)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370-01
面对全球50亿人口的大市场,如何使中药走向世界,是全中国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走向国际化必经之路,是中药的现代化,而对中药的现代化的认识却各不相同。马兜铃酸事件似乎给我们以启示,中药必须向西药那样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与规范,并以此来衡量中药质量的优劣。中药临床疗效也应向西药药理那样作表述,因为只有中药药理向西药药理那样表述,才能被西方人接受,只有被西方人接受,中药国际化才能实现。
可是,不论是出于民族感情还是理论渊源,中药现代化之路必以其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来实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知道,中药讲求各种药物之间的“君臣佐使”,不管是单方还是复方,其化学成分都非常复杂,是多系统、多靶点、多层次地作用于人体发挥治疗作用的。这些往往不是一个或几个模型或指标所能反映的。另外,中医也绝对不能像西医那样,针对病症开对应的固定处方。中医药学讲究因人而异,“千人一方”则严重违背了中医药学的根本理论。西药学的标准并不一定适合于中药。即使在某些方面有交合点,也无法弥补文化和认识论方面的差异。虽然我们也开发出了像复方丹参滴丸、板蓝根冲剂这样大众化的中药制剂,但这决不是中药的全部。况且这些制剂和原处方比起来,也只是具备剂型方面的优势,在临床疗效上根本和原方无法比拟。
以西方为代表的线性化、片面化和带有高度局限性的时间观、价值观已经是医药事业发展的障碍。因为一个知识体系的长期存在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道德观最直接的体现。
西药的开发采取的手段是对化学成分机械的筛选,这种相对盲目的行为即使取得了有药用价值的有效成分,这种有效成分也仅仅是对“病”的治疗,缺乏对人体机能整体系统的把握。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人们的思想更为僵化,行为更加固执,因为筛选本身就是偶然的前提。即使是取得一时的成绩,也无法为西药的机械性隐讳言词,因为西药治疗原则本身就不完善,局部的治疗只能带来暂时的快感,实际上它已经在其他地方累积了一堆潜在的危机。为什么不放下这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向更加先进的辩证的思维迈进呢?中医药讲究在辩证论下指导用药,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辩证整体观念。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经得起时间的实践和检验,几千年的行医用药实践足以使中医药学成为一面旗帜而屹立不倒,也足以帮助我们在西药面前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医药的单一成分(或者是几个单一成分的组合)对于纷繁的中药及处方中的有效部位中所含有的成分,对于这个世界所包含的有医疗作用的药物来说是多么的渺茫和微不足道,而中药及其组方配伍所具有的有效成分是如此的丰富庞杂,其精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辩证的唯物论告诉我们思维和存在时有同一性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仅这一哲学原则,就值得我们对先人们顶礼膜拜,留给我们的医药文化遗产是将使我们付出极大的热情来研究它,这个如宇宙般深邃的课题是如此的具有吸引力,因为里面将有无数的新课题等待我们去解决,他的光芒穿透了我们的心脏,让我们用行动在黑暗中摸索,用心去感受它的光明。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传承下来的是否科学,需要的仅仅是对它的扩展延伸和发展,对传统医药学更深层次的挖掘。中药没有必要走向西药之路。需要的仅仅是自身的完善。
不难理解,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对整体把握上,而劣势在对局部的针对性上;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对局部的针对性上,劣势在对整体的把握上,认识论表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整体包括局部并统帅局部;局部用来阐述整体,但不能完全包括整体,更不能统帅整体;现状的中西医学的时间,正是如此。就药物使用来看,中医药考虑到对整体的把握因而安全有效而不伤或者少伤机体,但质量控制不严和对局部病性针对性差;西药考虑到对局部的针对性,因而质量控制严格和对局部病症针对性强,但缺乏对整体的把握,因为有时易致不良反应而伤害机体,此为其弊端。所以中医药学对自身的完善主要是指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用药原则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和增强药物对局部的针对性治疗,明确了这一点,中药现代化之路就是在质量标准上和药物的局部针对性上做文章,而保持原有的理论体系不变,虽然中医药理论体系目前还不够被西方人认同,但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的崛起,发展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国的经济强大了,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领域将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意识形态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到时候也许无需我们作出更多的解释,西方人会摒弃其线性、片面、局部的价值观而向更具有活力的辩证、统一、整体的价值观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