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1.装配式建筑质置问题分析
1.1坐浆质量问题
现阶段我国在装配式建筑中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坐浆的方式,由于实际施工中各环节配合或操作不当,为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在机械设施方面,主要缺乏了科学有效的质检工具,导致质量管理效率降低。因此要开发针对坐浆层厚度不规范和套筒注浆不饱满问题的检测工具,提高坐浆的质量。在材料方面,坐浆料的质量和配比也是影响坐浆质量的重要原因,坐浆料的搅拌要坚持“少拌”和“勤拌”的原则。在人员方面,现场产业工人较少,对坐浆料没有达到精确控制水平,而且工人对施工质量没有从高度重视,缺少对应的技能培训。工艺方面,坐浆层在洒水养护环节易产生结合面的裂缝,缺乏有效的坐浆层厚度检测仪器,如果坐浆层太厚,垫块容易发生偏移,坐浆层太薄,结合面又会出现空隙。环境方面,气温过高会加快预制构件结合层水分蒸发,温度的过高也会影响工人行为状态,舒适的温度环境有利于工人施工。
1.2安装尺寸偏差问题
安装尺寸偏差问题主要体现在墙板拼接的接缝处理,装配式预制墙板之间的接缝不通顺、不均匀、标高误差等方面。在机械设施方面,由于缺乏实用的精度控制工具,导致拼缝误差偏大,造成与建筑的理想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吊装构件时构件晃动不易控制安装精度。人员方面,装配式项目较少,工人实战经验偏少,预制构件安装经验和操作技能有待积累和提高。材料方面,构件尺寸误差的累加和运入工地时没有及时剔除出来。工艺方面,施工放线的不准确,导致标高产生误差。
1.3后浇段混凝土质量问题
后浇段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漏浆、烂根、板底不平等质量问题。机械方面,缺乏模板工程检验工具;材料方面,粗骨料过多,容易烂根;人员方面,缺乏质量责任意识,技能水平不达标,模板和钢筋工人操作容易出现偏差;工艺方面,混凝土振捣不当造成漏浆、烂根、表面平整度差等问题。环境方面,气温高低会影响混凝土质量,也会影响工人行为状态,舒适的温度有利于工人进行规范操作。
1.4成品保护问题
成品预制构件极易出现破损,然后期成品的修补工作又很繁琐,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建筑物耐久性。人员方面,缺乏培训、技能不熟练,管理者复检工作不到位;材料方面,非承重构件本身设计强度不高,所以移动中易损坏,墙板构件厚度薄、体积大;工艺方面,缺乏成品保护整体解决方案,构件运输、存放、吊装中边角保护措施不足,缺乏专用保护器具;环境方面,构件存放的时间、所处环境的酸碱度也会影响构件强度,构件存放的时间越长,构件越容易损坏。
2.装配式建筑施工质置控制措施
2.1加强辅助工具使用
(1)转角板“L型”吊具。转角板在运输、管理、吊装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折弯和损坏现象,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转角板的质量,在吊装过程中使用“L型”吊具,把,转角板吊装时所承受的张拉力转移到“L型”的吊具上,进而保证转角板的质量。
(2)设置合理的平板护角。根据预制构件的型号和种类,设计制作出与之相匹配的橡胶护角,从转角板出厂以后,就将护角套在的转角板的四角。从而减少转角板的损坏率。而且使用过的平板护角,可以二次使用和三次使用。
2.2其他措施
除了加强辅助工具使用之外,还要减少叠合板制作的跨度,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解决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断裂,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证叠合板的跨度小于其挠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吊装过程中叠合板损坏的概率。针对叠合板在吊装预埋过程发生脱落问题,在预埋件周围直接吊装叠合板桁架筋,不仅可以叠合板的吊装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随时更改吊装点的角度和位置。
2.3加强对施工人员培训
邀请装配式建筑工程研究专业人士,对上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从而规范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或者派遣人员到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先进的施工单位进行学习,把先进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工艺应用在施工过程中,从而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
2.4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监管机制
很多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施工人员造成的,而是裝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或者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中存在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通过建立科学完善质量监督机制,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控制在萌芽当中,进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以便更加全面的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5对配件质量进行把控
配件质量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并符合设计需要,对于质量不达要求的构配件应要求供应商进行更换,确保每个材料都是合格的,坚决不适用不合格材料。材料运输也是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有关人员在运输之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运输方案,利用在的进行平板运输的过程中,可根据所需构件的尺寸规格配备相应的胶质护角等等,这样能很好的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在进入施工场地后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人为因素使得构件完整性降低。
2.6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系统与监督体系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对施工现场中所有构件的规格、质量等进行汇总,并着重记录尺寸偏差以及在安装过程中遇到质量问题,并将这些信息整理到相应的管理软件之中,之后则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范中所涉及到的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将分析出来的结果保存在系统设计之中,有利于后续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7做好协调管理工作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在传统建筑施工技术之上的一种突破,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就要求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所变革。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好联系工作,首先和配件商取得联系,对构配件质量进行协调;其次要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交底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及时协调变更问题;最后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业主方与监理方开展验收工作,其中要对构配件搭接部位以及灌浆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重点验收,确保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与稳定性,且应处理好劳务分包中的各种管理与协调工作,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3结束语
装配式预制件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安全,因此在预制施工中要依据相关的标准施工,施工人员要掌握关键技术,采用的工艺要符合规范,以保证预制件施工达到设计标准。
参考文献
[1]孙月库,郭长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8,(11):120-121.
[2]李春光,王洪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0):55-56.
[3]张颖,李峰晓元.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评估[J].建筑技术,2018,(1):105-106.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齐宝库,王丹,白庶,靳林超.建筑经济.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