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浅析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

张艳华

张艳华河北省衡水市科技工程技术学校

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高中落榜的学生,这些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自信心较差,自卑感较强;对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差;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都还在实行学年制教育,由于学生存在的这些个性特点,造成教学中顾此失彼,学生的学习效果、毕业后的素质差异较大,这不但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也影响到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势在必行。

一、学分制的内涵

根据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市场就业的实际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的教学模式如何适应这种根本性的变化,是目前教师必须重视和考虑的问题。学生的学习需求、就业需求,要求职业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成为一个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柔性”教育。学分制正是实现和推进这个根本性变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同时,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联合相关行业和企业,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和综合化的课程或培训项目,建立与实行学分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利于激励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激发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使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二、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必然性

实行学分制是中等职业学校客观形势的要求,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习分量和学习成效的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教学制度。与传统的学年制有着很大的区别。

1、学分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与兴趣不同,学分制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选择课程模块、选择专业,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个人兴趣和条件,跨专业选择课程;对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多选技能课程,以实用技能弥补文化课的不足,一样可以毕业。这样他们必然比学习学校为他们安排的固定课程积极性要高。学生可以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所以,学分制使学生的学习更能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2、学分制有利于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分制教育本身就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按照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安排课程以及专业设置。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就可以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准人才。同时,学分制促进教学课程的改革,使职业学校的优势资源可以得到重新组合,构筑新的教学优势,从而保持和加强职业学校的教学优势,使职业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3、学分制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1)实行学年制,一个专业的学生有固定的课程、固定的学习模块、以及固定的学习时间。而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只要修完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毕业,既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滞后毕业。

(2)学分制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职业学校可以开设校外课程,以学校为基础,向外扩展,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职业学校也可以为企业员工的继续再教育量身定做一些课程,使教育更有针对性,目的更为明确;还可以开办一些岗前培训班、职业培训班等,创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3)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的固定模式,由定量变成了变量,由一个班一个变量,改为一个学生一个变量的管理,授课教师同时充当临时班主任的角色管理班级,使教学管理模式发生新的变化。

(4)实行学分制要求对陈旧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改造,建立新的、科学的课程体系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等教学文件并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4、学分制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学分制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育观、人生观和质量观;其次,教师要有能力使单一的课程扩展成系列、规范为模块,在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对相关的交叉、边缘、新兴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有能力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这就促使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甚至网络教学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实行学分制的必要举措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分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首先要破除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观念和思想阻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提供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条件,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2.改革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计划。充分论证、认真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和“柔性”的教学计划。增强教学计划的弹性,进一步压缩课内总学时,构建以“实用、管用、够用”为指导思想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同时要建立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需要的必选课和自选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减少必修课的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在保证培养规格要求的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出数量多质量高的选修课程,实现文理交叉渗透,以适应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的要求。

3.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是保障学分制实施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是要建立既规范又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标准、教学质量监控方式和评价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二是理顺运行机制,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把发展自身专长和适应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学生选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建立较高素质的教务管理队伍。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人员既要懂得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既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管理造诣,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务变得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