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柱(河南新县泗店乡中心学校河南新县465523)
【摘要】主动探究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实现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实施主动探究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动手能力,在体验中去发现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关键词】主动探究;数学;乐趣;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教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求知欲强,爱动手,爱动脑的特点,努力的去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探究性、创新性、主体性、交互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性及社会性。
一、合理诱导,激发探究内需
学生的学习内需是实现有效学习最好的动力。因此,老师教学时就合理诱导,巧设悬念,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在需求。以工程问题为例: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完成?
首先让学生按照往常的解题思路列出算式:30&pide;(30&pide;10+30&pide;15)=6(天),然后诱导:如果这段公路长60千米,几天修完呢?学生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是12天。此时教师进一步提问:是吗?请同学们算算再回答。计算结果出乎意料,还是6天。此时的学生会感到疑惑不解:路程扩大2倍,时间竟然不变。教师此时再进行诱导:如果路程是15千米、45千米、120千米,时间又是多少呢?此时的学生不会胸有成竹,而是经过计算给出的答案是:都是6天。教师此时可以深入诱导:为什么公路的长度不管变成多少千米,时间总不变呢?是不是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问题和工作时间无关呢?能不能不用知道具体的工作总量也能求出工作时间呢?……
小小问题、合理的诱导引发了学生对以上问题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究,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思维热情,使其在欲罢不能的浓浓的探究氛围中开始了对新课的学习。
二、关注经验,把握好探索起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探究起点把握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探究的质量与效果。“起点”定高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较为吃力,积极性会受到影响。相反,“起点”定低了,答案显而易见,学生也会觉得索然无味。所以要想把握好探究起点,老师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做到心中有数,以“学”定“数”,让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这也正符合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例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虽然学生通过提前预习知道了面积公式的表达方式,但还难以理解长方形面积为什么是长×宽。学生由此产生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意向。此时老师再引导他们去探究、交流,应该说时机恰当,起点合适。否则,像长方形、正方形名称之类的知识也让学生去猜测、发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毫无意义。
再如: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的认识》之前就已经能够数数、认灵敏,有的甚至会做拼音的加减法。那么老师在教学时就不必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认数、数数上。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数的写法和数感的培养上。
三、问题广泛,提升探究的价值
在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知识不是“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来的。例如,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通过正方形的纸片进行讲解时,如果教师只是通过自身的演示而让学生得出“结论”时,学生顶多停留在观察上。如果教师变自己演示为提问,“大家猜猜,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看谁猜的好。”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折纸、比较,尺量、交流、合作中去动手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进行结论总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显然后面教师的问题更具有探究的价值,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而是学生的思维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数学精神的培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四、合理延伸,拓展探究空间
我们目前的数学教学,基本是空间固定在教学内,时间固定在课堂上。即使是课堂外,也是反复背概念、练习题。我们有必要改变这种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努力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
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和的关系,在上课前,可要求学生到商店调查一种或几种商品的价钱,有条件的可以买几个(件)商品,算一算自己花了多少钱。真正体验一下单价、数量和总和的关系。又如,学习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后,可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翻阅课外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平年、闰年由来的知识,引发学生探究自然奥妙的好奇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带着“牵挂”下课;学习了“重量单位的认识”之后,可让学生回家后调查并任意称一称物理的重量并记录下来:一个鸡蛋、苹果的重量,自己的体重是多少等。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探究空间,加深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五、经历“再造”,体验探究乐趣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数学的学习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教材和教材给出的现成结论,而且一个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些法定继承人的、表态的教学知识,它略去了前人已经完成的反映数学知识发生、推理、形成的研究过程,也就是说,以书本形式出现的数学知识,它的思维和智力价值是潜在的。因此,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供学生“再创造”的因素,给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强化过程意识,使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以《梯形的面积的计算》为例,教材上只给出了一种转化方法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等四边形,然后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再造”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以后(你能仿照三角形面积的办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计算公式吗?)然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探究时间,结果学生出了很多种的推导方法,确实挺让我感到意外的。大家相互交流推导的方法并且自身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了求知的欲望。
当然,经历“再造”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对学生实施激励措施,让学生大胆想象,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在实现问题的解决的同时也要对推理方法进行筛选,并强调其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春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实施《新课程》2001.5
[2]胡秀玲小学数学应走进生活《教育新天地》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