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莲(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恶性胸腔积液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化疗的护理、控制及消除胸腔积液,达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方法对2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置管前心理护理,准备工作及置管后的护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结果24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参照WHO近期疗效评定标准,完全缓期(CR)6例,部分缓解(PR)18例,有效率100%,无一例出现感染、出血、气胸等并发症,无穿刺部位种植转移。结论恶性胸腔积液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化疗进行护理干预,无严重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胸腔积液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262-01
恶性胸水作为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常见的处理方法为穿刺抽液和局部化疗。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同时注入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31—82岁,平均62.5岁。其中肺癌18例,胸膜间皮瘤2例,恶性淋巴瘤2例,乳腺癌1例,胃癌1例。胸腔大量积液9例,中等量积液15例。
1.2方法采用中心静脉导管,选B超定位点或腋后线7—8肋间行胸腔穿刺置管术。根据病情取坐位、半卧位或平卧位。常规消毒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洞巾,局麻后取套管针穿刺,见回液后置入导丝,拔出套管针,使用扩张器扩皮,然后将导管经导丝引导置入胸腔内约10—15cm,退出导丝,夹闭导管,再次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用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取下肝素帽,连接引流袋,形成了与输液形状倒置的引流系统。打开导管,胸腔积液尽量一次性缓慢排出,一般排液速度不超过50ml/min[1]。尽可能将胸水引流干净,即行胸部X线及B超确定胸水量及肺复张情况,一切正常后,可选用白细胞介素—Ⅱ,干扰素等生物制剂,顺铂及5-Fu等化疗药物,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注入胸腔内,注药后关闭引流管,不断变换体位使管物与胸膜充分接触,次日打开引流管将胸水及药物排出后再次闭管观察3—5天,复查B超或X线证实无胸水增长,伴有胸膜粘连后拔管,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机理为:胸腔内注射药物引起化学性胸膜炎,使胸膜粘连、闭锁。胸水残留越少越有利于胸腔闭锁,效果越好[2]。如胸水增长,可于第一次注药后1周重复给予一次。
2护理
2.1置管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置管前护士应首先向病人介绍置管的方法、目的、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交待置管中的注意事项,以消除不良心理影响,取得病人的配合。
2.1.2置管前的准备及配合⑴病人准备。⑵物品准备。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2置管后护理
2.2.1导管的护理每隔2—3天更换无菌贴膜一次。同时严格消毒与肝素帽衔接处导管,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嘱病人在置管治疗期间禁止淋浴,以防淋湿贴膜导致感染,活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导管脱出。另外引流袋位置应低于穿刺处,以免引流出胸水返回胸腔造成胸腔内感染。
2.2.2体位护理胸腔积液化疗后应嘱病人适当变换体位,以促进化疗管物的扩散及吸收。
2.2.3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2.4预防感染。
2.3拔管的护理导管的留置时间根据病情决定。导管拔除时应从穿刺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用力要均匀,忌暴力,防止损伤组织。拔管后立即压迫穿刺处,无菌敷料覆盖24—48h。检查拔除后导管长度,有无损伤、断裂、缺损。
2.4指导呼吸功能锻炼。
3讨论
3.1严格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导管感染是保证治疗质量的关键,患者多为严重消耗性疾病,机体抗感染能力、组织愈合能力极低,如不能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和保持穿刺点清洁,则致病菌可通过皮肤与导管间的间隙处逆行侵入,造成细菌性感染,被迫拔除导管致使治疗中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3.2掌握药物浓度,保持导管通畅。治疗时,应了解药物的性质和浓度,合理注入保持导管通畅。如导管阻塞、流速不畅。采用生理盐水冲洗,一般可将堵塞物冲出。有时可能是血块,纤维素膜在引流口形成活瓣样结构,引起管口堵塞,这时,可加压快速冲入生理盐水,使管子摆动,离开堵塞物或将堵塞物冲开。
4总结
通过对24例恶性胸腔积液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化疗的病人进行回顾总结。我们认为,置管前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病人的合作,另外,配合好医生置管,做好置管前准备是置管成功的关键。置管后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及导管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导致感染也同样不容忽视。由于护理干预,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魏长春,刘彦彦等.大量胸水不同排液方法的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26.
[2]苏东林.高聚生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48例临床观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9(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