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ofUrbanandRuralIntegrationandUrbanizationDevelopmentofResource-basedCity
伊曼璐YIMan-lu曰阎瑾YANJin(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510641)(SchoolofArchitecture,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510641,China)
摘要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下的城乡关系矛盾开始不断凸显,原有城乡“二元”规划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需要,城乡发展逐步失衡……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代表性城市,其未来城乡发展道路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对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综述,探索其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措施与对策。
Abstract:Withthedeepeningofreformandopeningup,thedevelopmentofChinesesocialandeconomic,andtheacceleratingprocessofurbanization,rural-urbanlinkageshavebecomecloser.Theoriginalurban"Dual"Planningmodeisnotmeettheactualdevelopmentneeds.Thereisaseriousimbalancebetweenurbanandruraldevelopment.Thisarticleisbasedontheurbanandruralurbanizationresearchofresource-basedcitiestoexploreitsfuturedevelopmentandurbanizationpatternsandpaths,measuresand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院城乡统筹;城镇化;资源型城市;研究综述Keywords:urbanandruralintegration;urbanization;resource-basedcities;review中图分类号院F291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8-0308-021
研究背景1.1研究背景城市与乡村是两种不同的人类聚落形态,城乡之间的相互关系始终贯穿于工业化、城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城与乡的关系由分离、对立、融合、直到实现城乡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表1所示)。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制度的影响,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治理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在建国初期对社会经济发展是有效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矛盾点逐步出现: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拉大;城镇化的加快导致郊区土地城镇化预期大幅度提前,原有规划分工被打破;现有规划无法对非城市地区的建设提出控制要求,非城市地区建设的控制出现“真空”……城乡统筹规划面临迫切的局面,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大多城市面临的难题。
1.2概念界定: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城乡统筹”作为名词指“城”和“乡”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协作共赢的发展机制关系和相对均衡和谐的发展水平关系,是区域整体发展水平高级化的一个标志。城乡在发展水平上实现相对均衡、和谐是城乡统筹的最终目的。“城乡统筹”的概念实质是强调要更多挖掘两者在发展机制上如何能够更多地互相帮助,一个好的城乡系统将同时实现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对于城镇化,不同学科理解不同,综合观点认为它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过程,是人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
2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研究综述2.1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对于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模式与路径,专家学者对于不同的城市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转型模式上看,谭飞、宋常青(2006)[1]提出4种模式:资源转换模式(辽宁阜新,如图2),科技主导模式(甘肃白银,如图3);发展循环经济和延伸产业链模式(河南焦作,如图4);特区带动模式(云南东川,如图5)。
从空间结构模式上,周敏(2011)[2]提出3种模式:一城多镇模式、多城镇组合发展模式、城镇相对集中模式;尚克海(2011)[3]提出全域聚落模式、乡村聚落模式。从产业结构模式上,周敏、林凯旋(2012)等提出3种模式:延伸产业链的路径优化模式(甘肃玉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的路径重构模式(黑龙江大庆)、另辟蹊径的路径转移模式(青海芒崖镇)。从组织主体模式上看,尚克海(2011)[3]提出2种模式:集中发展模式和均衡推进模式。
2.2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的措施与对策在经济方面,何邕健(2008)[4]基于舞钢市提出通过加强后向、旁向联系,拉长拓宽产业链条;翟彬(2010)[5]基于白银市提出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接续产业统一,做强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能源和新能源等产业;李超(2011)[6]基于盘锦提出县域经济以工业园区为核心,以小企业基地为依托,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一般镇和农村居民点不再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空间方面,何邕健(2008)[4]基于舞钢市现状提出梯度开发的圈层结构,核心圈层以矿产资源加工产业链形成的产业集群为主导;穆红(2011)基于淮南现状提出解决好塌陷区占地与农村居民点搬迁的关系,煤炭资源开采有保留,为小城镇保证发展空间;李超(2011)[6]基于盘锦提出以土地流转集中和农业产业化推动空间集聚和人口集聚,建成有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和自身特色的积聚中心。
在社会方面,尚克海(2011)[5]基于阜新市现状提出政府以租用方式聚集周边乡镇土地,投入资金建设多个农业产业园区,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李超(2011)[6]基于盘锦现状提出制定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的政策,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引导农村居民适度集聚。
3小结本文通过对已有城乡统筹与城镇化的文献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模式与框架,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城乡统筹发展,学术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观点,但整体研究依然处于探索时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分析城乡统筹、资源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填补此领域的空白,不仅可以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理论,也可以在同类地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推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院[1]谭飞.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四大模式[J].瞭望新闻周刊,2006(21).[2]周敏.资源型城市的空间模式、问题与规划对策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1(7).[3]尚克海.资源型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硕士论文,2011.[4]何邕健.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战略[J].城市问题,2008(1).[5]翟彬.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4).[6]李超.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规划研究_以盘锦市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作者简介院伊曼璐(1989-),女,满族,黑龙江大庆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与设计;阎瑾(1967-),女,广东湛江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亚热带地区城市(城镇)规划、城市设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