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卫生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关于对卫生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田玉林

田玉林(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妇幼保健院甘肃天水741000)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117-02

【摘要】目的为了找一条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符合卫生事业性质的办医路子。方法对我国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结论现阶段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必须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走低水平、广覆盖的路子,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关键词】卫生体制改革思考

卫生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进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尤其是自“非典”以来,卫生事业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据2009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两周内新发病例未就诊比例为38%,经医生诊断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为21%。

1上述现状的原因

1.1城市医疗服务发展速度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都明显超出了国家的承载能力,而满足全体居民基本医疗服务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相对发展缓慢。

1.2受市场经济的波及效应,在运行机制上,公立医院走了一条高水平、低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体系呈现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1.3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部健全,覆盖面还很小,保障的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人,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还有绝大部分农民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

1.4双向转诊制度不健全,二、三级医院截留病人,小病大治、轻病重治的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医疗资源,给患者增加了额外费用,造成医疗费用上涨。

1.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出现了越贵越好卖的反常情况。

1.6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困难。一方面城市医疗资源相对饱和,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无论在规模上、档次上都占有绝对优势,民营医院、私立医院明显处于势地位,在竞争上没有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民并不富裕,年均收入不超过6000元,折成工资也就是每月不足500元,仅仅达到城里人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民营医院、私立医院无利可图,很难形成多渠道办医的格局。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要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就必须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水平、广覆盖的路子,这条路子既我国的国情,又符合卫生事业的性质,但又不能不考虑付不起高额治疗费的危急重病患者,同时,还要照顾到高消费群体更高层次的就医需求,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办医路子。

2建议

2.1由政府制定统一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确定保留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负责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一是数量规模要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二是运行机制要体现公益性质,政府要控制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收入规模,不鼓励创收,支出由政府科学核定,给予保障,实行“核定收支,收支挂钩,超收上交,差额补贴”的经济机制;三是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市场准入标准,建立执业许可制度,对医学技术进行评估,推广安全、有效、经济和符合社会伦理的适宜技术,淘汰不符合以上原则的技术,各国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医疗资源的扩张是导致医疗费用上涨的最根本原因,因此,为了在宏观上保证医疗服务系统的绩效,必须对医疗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资源配置标准。

2.2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实行全行业管理,在此基础上,对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和因患重病付不起医疗费的患者进行科学评估,按需科学设置医院层级,减少中间环节,改变因重复检查、重复治疗而导致的医疗费用上涨,彻底扭转医疗机构设置呈倒金字塔现象。对其余的公立医院,可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改制改造成社会非盈利或盈利性的医疗机构。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加以规范、引导,有效遏制私立医院可能形成的地区和行业垄断,满足高消费群体更高层次的就医需求,同时,要加大对私立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税收征管力度,设立基金专户,一方面可用于弥补公立医院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可适当扩大和提高保障人员范围和保障水平,达到以医养医的目的。各级领导还应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重大(大医院)轻小(社区卫生组织),重短(短期效益)轻长(长远利益),重城市轻农村的观念,抓住主要矛盾,着眼主要方面,把解决看病难、住院难作为任期目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3加快建立和完善城镇和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要将没有保障的下岗职工、事业人员、低保人员、广大农民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救助等形式,确定科学合理的政府、集体、个人分担机制,尽快纳入保险,扩大覆盖范围,使他们尽快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切实解决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对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以应对20年后人口老龄高峰的来临。

2.4要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两极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成功分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的有力支撑。三级医疗机构有能力、有资金对社区卫生服务用房进行标准化的结构和功能双重改造,提供温馨、舒适、人文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和条件,可切实解决优秀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流动的问题,通过互动式协议和双向转诊协议,另一方面,社区患者转、会诊相对方便,社区医生和护士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得到三级医院的培训和轮训,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分流患者,可以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危重急症患者也可以及时上转,得到有效的治疗。

2.5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一要加大对农村的经费投入,如果说“十一五”计划是着重解决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的问题,那么“十二五”则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具体措施上,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发挥最大的效益,防止无效益的投资和重复建设;二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三要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和农村医疗管理规范,为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

2.6加大药品和医用器材的监管力度。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生产药品和医用器材企业的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企业提高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为质量好、信誉高、价格合理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二是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增强药品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变过去的“暗箱操作”为“阳光操作”,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和虚高药价,减轻患者和社会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三是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大型设备、医用器械、特殊药品的准入制度,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严格执行药品购销零差率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止出现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