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

董旭斌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三岔镇卫生院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8%,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中医辨证治疗;临床疗效

作为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的特点表现为发病急、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在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脑梗塞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主要是针对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4例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检查结果都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本次研究是在患者及其家属已知且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参照组62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为50-72岁;平均年龄为(55.27±2.63)岁;病程为3周-4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52±1.08)年。研究组62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56.90±2.16)岁;病程为2周-4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46±0.9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营养脑神经、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甘露醇等药物治疗[1]。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症候理解的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其具体如下:(1)气虚血瘀型脑梗塞治疗。在治疗该类型脑梗塞的时候需要注重养血益气、通络化瘀,中药处方为7g地龙、12g川芎、10g当归、15g丹参、12g桃仁、6g甘草、12g赤芍、9g红花、25g黄芪、8g石菖蒲[2]。加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一天一剂。(2)阴虚风动型脑梗塞治疗。在治疗该类型脑梗塞的时候需要注重育阴息风、活血通络,中药处方为10g巴戟天、6g甘草、10g麦冬、9g红花、5g桔梗、12g桃仁、12g远志、15g玄参、15g生地黄、12g芍药、12g五味子[3]。加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一天一剂。(3)痰热腑实型脑梗塞治疗。在治疗该类型脑梗塞的时候需要注重涤痰开窍、泄热通腑,中药处方为5g桔梗、6g甘草、12g桃仁、8g胆南星、25g丹参、8g芒硝、12g郁金、15g瓜萎、10g生大黄、15g厚朴、9g红花[4]。加水煎服,早晚各一次,一天一剂。

1.3疗效判定标准

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指的是患者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正常,能够生活自理;有效指的是患者患者活动功能有所改善,简单生活能够自理,但仍然需要他人照顾;无效指的是患者患肢活动功能没有发生改变,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出现加重趋势[5]。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参照组62例患者中,19例(30.65%)显效,26例(41.94%)有效,17例(27.42%)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2.58%(45/62);研究组62例患者中,28例(45.16%)显效,32例(51.61%)有效,2例(3.23%)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60/62)。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中医辩证治疗中,首先需要根据传统的辩证方法,即六淫、气血津液、脏腑阴阳、四诊八纲等方法来对患者病机实质进行综合分析,并最终确立证型。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将中医辨证的客观性、灵活性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但在实际临床诊断治疗当中,由于每个人的临床经验存在一定差异,而且所依据的辩证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样最终得出的结果自然也就有所不同[6]。这也就导致目前在中医辨证治疗中的表述、含义规范性较差,同时科学研究、临床经验交流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进而对学术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产生一定限制。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学术界的相关人士逐步深入研究,并最终根据国家行业标准规定了九个中风病证型,在其中概括了主要病机,中风病的辩证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但同时仍然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过多,各证型指标群过于模糊、笼统,牵强附会,灵活性差等缺陷和不足,因此仍然需要加强研究,提高其规范程度[7]。

中医当中将脑梗塞划分为中风范畴,认为该疾病的发病机理是由于人体内的气血逆乱,进而引起火、痰、瘀、风、虚毒,最终造成脑络痹阻,随着疾病的逐步发展,火、痰、瘀、风、虚毒相互之间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做到审清脉证辩证治疗。在脑梗塞中医辨证治疗中,根据症候理解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痰热腑实型三种类型,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就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的不同采取针对性治疗[8]。其中在中药组方中,川芎、赤芍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滋养血脉的功效,丹参、黄芪具有补气理气功效,生地、远志等药材具有育阴息风、气行通畅功效,各药材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就能够起到理顺肝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77%,这表示大部分患者的患肢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日常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效果显著;而采取常规治疗的参照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2.58%,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志伟,辛伟.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65例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134.

[2]樊斌.探讨中医辨证配合常规治疗脑梗塞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7):127+132.

[3]宫子双,葛小军.脑梗塞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6):157.

[4]孙立.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99.

[5]张小俊,高少科.中医辨证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14,29(09):1867-1868.

[6]靳端阳,张艳,张艳杰.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02):20-21.

[7]王世纯.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8):588-589.

[8]栗广明,艾伟真,张琦.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480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8,(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