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特大型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3

试论特大型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

唐荣荣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风景名胜区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所以对于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让其能够世世代代的永续利用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文章通过对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保护措施,以期实现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

关键词: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持续发展

1、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风景资源丰富,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自1982年11月8日公布以来已有快40年的时间,许多风景名胜区过多强调的是对风景资源的旅游开发,在没有深入的科学调研以及全面的考察下就匆忙的开发,盲目利用,使得风景名胜区变得商业化、人工化以及城市化,而忽视了国家成立风景名胜区的第一要义——保护,忽视了超载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及资源的破坏,忽视了盲目利用造成的风景资源退化。同时,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又自成体系,在观赏、文化以及科学三个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由此,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对风景名胜区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使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这样一个特大型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怎样更好的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的价值真实的、完完整整的保存下来。

2、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概述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桂平市的中北部,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呈不连续分布,由多个资源相对集中的景区组成,规划总面积1008.1平方公里,约占桂平市市域面积的四分之一,包括有西山景区、大藤峡景区、大平山景区、金田景区、紫荆瑶山景区、白石景区、罗丛岩景区和浔城景区。

2.1多彩的风景资源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以“石、树、泉、茶”为主要特色,集宗教名山、革命遗址、丹霞地貌、峡谷风光、珍稀生物于一体,具有极高的保护、观光、度假、科普和爱国教育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西山佛教名山、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以及旖旎的丹霞地貌和峡谷风光,是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突出的景源特征。

2.2突出的区位优势

桂平市连接着华南及西南经济区的重要城市,是珠江三角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经济圈的结合部,对外的交通十分便捷,具有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其南广高速铁路、贵梧高速公路、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贯穿了全市的东西南北,与周边的南宁、桂林、广州等城市的交通更是便利,来往的车辆可朝发暮至。与此同时桂平市邻近西江黄金水道,借此优势,全力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整个桂平市将会形成集水路、陆路、铁路于一体的、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交通网络。

3、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

3.1资金有限,设施落后

桂平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所在的县级市经济发展基数小,经济总量低,桂平市政府的财政力量有限,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所有景区中只有西山景区设施配套较为完善,大藤峡景区、大平山景区、金田景区、白石景区和罗丛岩景区中只有部分景区用地设置有接待设施和少量的基础设施,其余景区则没有任何的配套设施,景区内景观资源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迫在眉睫。

3.2景区分散,管理难度大

风景名胜区由多个相对集中的区域组成,分别为北片(包括西山景区、大藤峡景区、大平山景区、金田景区和紫荆瑶山景区)、东南片(为白石景区)、罗丛岩片(为罗丛岩景区)和浔城片(为浔城景区),其中,白石景区、金田景区、大平山景区以及大藤峡景区距桂平市城区分别为35km、32km、18km、14km。大藤峡景区距金田景区19km,距大平山景区22km。西北面的紫荆瑶山景区距东南面的白石山景区跨度将近80km。景点分散,景区面积大,各景区之间距离远,交通不便,联系较弱,景区用地跨越不同行政区域,造成机构管理难度大,制约景区整体的发展及增加了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难度。

3.3景区内居民保护意识淡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景区内居民收入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的便捷,毁林建房、破会环境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尚未开发的景区,许多原生态景观资源遭到居民不同程度的破坏;景区内的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风景名胜区内珍贵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损坏。

3.4风景区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风景名胜区内各类旅游资源及景区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详见下表),造成严重的行政分割,旅游资源内在的系统性、完整性及相互依存性被人为分割,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的改制工作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了旅游景区乃至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整合与发展壮大。

4、风景名胜区合理的保护规划

4.1对景区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进行分类,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名胜资源共有二大类,六中类,二十小类,共68个景观单元,其中自然景观单元51个,人文景观单元17个。同时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单元的欣赏特征和文化、科学、保健、游憩价值以及环境、用地条件的差异,采用打分的方法,对景观单元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景观单元。其中,一级景观单元为景感度很强,景观奇特,环境质量很高,或文化价值突出,或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并在空间上相对独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吸引力的景点,风景名胜区内共有15个,占22.93%;二级景观单元为景感度强,景观效果佳,环境质量较好,或具有较重要的文化价值,或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并在地区范围内具有吸引力的景点,风景名胜区内共有25个,占36.76%;三级景观单元为景感度和景观效果一般,环境质量好,或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或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并在市域范围内具有吸引力的景点,风景名胜区内共有27个,占40.30%;四级景观单元为有一定的景观效果或文化价值的其它景点,风景名胜区内共有1个。

可见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大,景观资源丰富,只有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资源进行分级分类,才能有重点、有方向的进行保护。

4.2设定资源保护目标

规划中分别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各类地质地貌、水系水源、文化及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等设定资源保护目标,从而更进一步达到保护的目的,具体有:

(1)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各类地质地貌。尤其是注重对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砂岩峰丛地貌和峡谷地貌的保护,加强其科学研究,突出科学价值。禁止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利用,维护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对已遭到破坏的地区,应尽最大可能进行生态修复,使其最大限度地恢复到自然原貌。

(2)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水系水源,禁止挖沙采砾、侵占河道、毁坏河堤等行为,逐步拆除有碍河道景观的人工构筑物、建筑物。加强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尽最大可能恢复和保持风景名胜区内自然景观原貌。

(3)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内的文化资源,恢复及整合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遗址风貌,突出其文化精髓,展现其历史文脉,使人们对桂平西山文化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和体会。

(4)严格保护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强绿化造林和水土治理力度,凡水土流失严重以及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耕地要纳入退耕还林规划,坡度25度以上耕地必须退耕还林,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0-70%以上,重点水源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85%以上。

(5)保护好风景名胜区良好的自然环境,最大程度地控制人为活动对风景名胜区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的影响。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生产、生活废水和废物的排放,提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风景名胜区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使其地表水环境质量、地下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污染治理率等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4.3采取分级分类保护措施

规划按照景源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将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严格禁止建设范围,主要是一级景观单元周边范围和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以及保存较为完好的南亚热带植物群落所在区域,一级保护区包括9个片区,面积共258.0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为限制建设范围,包括二、三级景观单元周边范围以及具有典型性景观的区域,主要为6大片区,面积186.13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为控制建设范围,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除一级、二级保护区之外的区域划为三级保护区。规划设置的旅游服务区均属三级保护区。面积563.91平方公里。

同时,考虑到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景源丰富多样,包括有森林植被、地质地貌、水域景观、文物古迹、宗教场所等,这些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也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因此,规划针对各类景观资源,因地制宜的提出保护措施和管理要求,使风景名胜区内的景观资源保护更有针对性。

4.4对建设活动进行控制管理

由于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范围较大,区内居住着相当一部分的城镇和农村居民,考虑到风景名胜区内因为生产、生活及旅游要求,避免因居民的建设活动及旅游开发造成不必要的环境破坏,规划根据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设施建设,同时进行分区设施控制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游客和居民在风景名胜区内的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

4.5对居民点进行协调控制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共跨9个乡镇的行政区域,共有1个镇区、36个行政村,居民8.5万人,可见风景名胜区内居住人数较多,居民点分布较广。

为避免风景名胜区内人口无限制的发展,规划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点进行调控,根据农村居民点所在的地段,按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分别控制,合理调控居民点建设和人口规模。

核心景区内的居民点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逐步疏解,保障居民权益和生活水平不降低。核心景区疏解出的居民优先安排至周边城镇,也可根据其意愿,由政府统一安置。疏解后的用地进行生态恢复和绿化。可作为旅游服务设施利用的居民点,加强规划协调与控制,有效控制其发展规模。

居民点房屋建筑应与风景环境相协调,采用乡土材料,保持传统的民居风格,重视保护村庄中有价值的特色建筑、民俗风情和环境风貌。

4.6提出对风景名胜区管理与实施建议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上存在着管理处级别不高,管理部门多、管理不统一,政企不分,机构设置不健全等管理问题,规划建议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对风景区的统一管理,确保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十六字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证,从管理上确保建设开发有序、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水平。

加强经营管理,保证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资金的投入。发挥政府对风景名胜资源配置的引导和带动作用,通过风景区规划、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正确吸引和引导投资按规划确定的原则,进行资源保护和项目建设。

妥善处理好风景区与城镇、村庄规划建设的关系。桂平西山风景区内包括部分的城镇和村庄,它们是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其城乡建筑与环境风貌直接影响到风景区的景观质量,对提升景观价值有重大的意义。建设规划时,一定要注意与自然山水风光的关系,特别是要做好景区附近或有风景名胜资源的村镇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各项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掩映于绿树繁花之中,错落有致,顺应自然,与山水风光融为一体,能为风景区锦上添花,决不能有碍观瞻,更不能大煞风景。

加强风景区的宣传、策划和促销工作。大力宣传风景名胜资源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风景名胜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爱护、自觉维护风景资源的自觉性。

5结语

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风景名胜区也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从而对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便有所下降,所以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规划就显得尤为迫切,从现实条件出发,加大规划和管理的保护力度,以此来更好的协调旅游发展和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再根据新时期风景名胜区发展的不断变化,总结经验,不断的改革创新,以保证风景名胜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世代传承。

参考文献

[1]谢凝高:“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现状以及保护建议”,《风景名胜》;

[2]徐军:"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江淮论坛》.

[3]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市场》.

[4]中国景源的特征、保护与利用《中国园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