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国华
[摘要]广西经济贸易的强势发展对既擅长英语又精通国际商务同时还能使用东盟小语种的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结合调查,从分析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指出存在的不足,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以能力本位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厚、宽、活”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并从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立、实训教材编写、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提升等方面探讨了“三转换、三双、六位一体、八步骤”的培养方法,从而实现厚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宽行业职业技术能力、活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存在不足改革创新培养方法
引言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使广西由“西南出海通道”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国际性战略位置,并逐步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区域经济的强势发展对既擅长英语交际、精通国际商务同时又掌握一门东盟小语种的应用英语人才需求旺盛。因此,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是专任教师急待开展的一项人才培养研究。
1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1.1区域人才需求情况
1)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需求量大。
人才市场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广西对具有较高水平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拥有宽泛的国际商务行业知识、能适时使用小语种语言与东盟国家客商沟通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敬业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技能的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需求旺盛。
2)具备“宽”国际商务行业职业能力的人才紧缺。
就业市场调查情况表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需要大批具有宽泛的国际商务行业职业技能的交际人才,其中,即懂物流又掌握国际贸易知识的物流+外贸的业务员排在首位。
1.2企业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用人单位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专业毕业生绝大部分从事的是外贸业务员、物流员、单证员和跟单员工作,而从事英语语言翻译工作的几乎为零,这与原培养商务英语口笔译人员的目标不相吻合。
2原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缺陷
1)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
(1)只强调语言交际训练,忽略了宽泛的行业职业能力的培养。
(2)缺乏系统扎实的语言交际技能课程设置,毕业生因为语言功底薄弱而无法胜任口笔译等语言类的工作。
2)结合地方经济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少。
3)师资队伍缺乏“专兼、双背景、双师素质“的结构。
4)实训、实践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化。
5)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因此,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商务英语综合交际能力和宽泛的行业职业技能为根本,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立职业素质教育阶梯,才能适应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3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思路
3.1以能力本位理论为依据
能力本位理论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主张提高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职业岗位上职业能力的需要,以训练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某一具体岗位为基础进行及时调整。因此,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就在于帮助本专业学生发展能够面向未来职业生涯进行主动设计的本领,包括善于交流的社会能力、驾驭内容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认同价值的人格能力。
3.2“厚、宽、活”的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思路
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复合型高技能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交际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国际商务为主要职业领域,涉及物流和外贸二个具体行业,制定商务英语语言交际+国际商务“双”行业职业知识和技能+东盟小语种的应用英语国际商务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规划,实施“三转换、三双、六位一体、八步骤”的人才培养方法。
所谓“三转换”指通过实行“2+0.5+0.5、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实现国内学习向国外留学、校内实训向企业实践、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三双”指设置双模块课程、培养双职业能力、考取毕业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六位一体”指构建行业职业认知、课内训练、实训课程、集中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六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八步骤指在不同的学期分八个步骤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始终。
4、“三转换、三双、六位一体、八步骤”的实施方法
4.1重新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涉外企事业单位、物流及商贸行业管理、技术、服务第一线,培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系统扎实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能力,掌握物流管理和国际贸易综合知识及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小语种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物流管理、国际贸易业务岗位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岗位群:涉外企事业单位、物流及商贸行业的国际部、公共关系部、物流部、进出口业务部和营销部等从事国际商务交际、公关、谈判、涉外行政或客户经理助理、企事业现场翻译、物流从业人员(含外贸物流员)、进出口业务员、单证员、跟单员等与物流和商贸相关的岗位工作。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一、二级证书、外贸物流员资格证书、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全国外贸业务员资格证书以及与国际商务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4.2实行“2+0.5+0.5、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开放式办学,实现“三转换”。
所谓“2+0.5+0.5”既第一、二年,学生在国内完成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及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第五学期到国外合作院校进行为期半年的语言实习,第六学期到企业进行专业顶岗实习,把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所谓“商学结合”即依托“校中企”“企中校”形式,以一些会展和博览会为契机,以行业集团和已有的经济实体为载体,对外承接各类商务业务,如商务活动安排、职业技能培训、语言培训及翻译服务,对内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由学生实习实训,边做边学,边学边练。通过实行“2+0.5+0.5、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实现国内学习向国外留学、校内实训向企业实践、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角色的三个转换。
4.3以目标岗位群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双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机制,实现“三双建设”。
以系统扎实地训练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交际技能力为基础,以国际商务职业领域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以培养国际商务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形成“商务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物流行业知识与技能+东盟小语种”和“商务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外贸行业知识与技能+东盟小语种”的“双职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机制,实现“双模块课程、双职业能力培养、双证书”的三双建设。同时将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适时调整课程体系内容。
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2)设置模块化课程
第一、设置商务英语语言交际课程为主的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本模块着重培养商务英语全方位的语言交际能力,主要开设行业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国际商务交际、商务英语函电与单证和商务英语口笔译等语言交际技能训练课程以及国际贸易实务等三门国际商务基本核心课程,全面培养学生国际商务环境下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第二、设置物流和外贸职业知识专业限选双模块课程
模块一、针对物流人员设置物流行业知识课程模块,侧重物流行业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开设现代物流概论、运输理论与实务、仓储与配送和物流服务营销等物流行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实务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物流职业技能。
模块二、针对外贸业务员设置外贸行业知识课程模块,侧重外贸行业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开设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汇兑、涉外经贸法、电子商务应用和商务英语综合技能实训等对外贸易行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实务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外贸易职业技能。
第三、设置以东盟小语种为主的任意选修课程模块。
开设越南语、泰国语、马来语和柬埔寨语,培养学生以小语种为主的第二外语水平。
4.4加强实训课程的教材编写和网络资源建设。
1)进行商务英语函电与单证、翻译、口语实训系列教材编写
以外贸、物流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以提升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人才商务英语写作、翻译和口语三种交际能力为目的,编写《商务翻译实训》和《国际商务交际实训》教材。
(1)《商务英语翻译实训》教材。
以英语应用领域如日常交际、商务洽谈、涉外事务、商务活动、会展旅游等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项目,以小任务的形式训练学生各种条件下的口笔译能力。
(2)《国际商务交际实训》教材。
结合外贸业务员和外贸物流员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围绕其实际工作任务、吸纳具体业务案例并适当融入相关业务知识和交际礼仪编写,以训练国际商务交际口语为主,辅助训练听、读、译、写技能,从而增强学生在国际商务场合以恰当的语言和适当的礼仪进行交际的能力。
2)搭建网络课程平台。
将商务翻译实训和国际商务交际实训资源编辑上网,为学生提供助学型的在线实训操作平台。
4.5构建“六位一体”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多元化评价标准。
构建行业职业认知、课内训练、实训课程、集中实训、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六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校内充分利用商务外语实训基地,校外密切与实训基地和外贸物流行业企业的合作,形成以培养学生商务英语交际能力为基础,以提高宽泛的行业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形成多元化评价标准。
“六位一体”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图示:
4.6将“八步骤”的职业素质培养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
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择业心理素质、就业法律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能力。
因此,我们在各学期及寒暑假穿插进行入学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和职业见习等职业素质教育。
八步骤”职业素质培养图示:
5建立人才培养的保障措施
5.1打造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背景”复合型专业教学团队。
1)实行双带头人制度。
培养两位有影响力的国际商务交际专业带头人,一位是有丰富教学教改经验、又有企业任职经历的专任教师,一位是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专家。
2)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
聘请3-5名企业人员如英语翻译、物流员、外贸业务员等做兼职教师,充实到教学队伍中,兼职教师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参加教材编写、实训实习指导和开办讲座等形式参与专业教学与建设。
3)制定团队专任教师培养计划。
(1)提升专任教师学历。
每年鼓励并资助1-3名中、青年教师到全国重点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进修培训。同时派1-3名骨干教师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提升团队教师英语语言和国际商务技能。
(2)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鼓励教师考取与自身的研究方向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每年选派1-3名教师参加翻译、全国商务英语考官及培训师、外贸业务员、外贸物流员、单证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选派1-3名教师到外贸、物流等相关行业企业见习或挂职;选派1-3名教师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广交会、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业务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
(3)吸纳“双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招聘3-4名具有英语+国际商务知识(物流和外贸)的复合型人才,或者有相关行业经历的英语专长人员,或者本科国际商务或英语,硕士英语或商务的毕业生。
建立集“实训+培训+实习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实现仿真教学。
(1)建设多功能一体化的商务外语实训中心。
完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商务外语实训中心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增加主要课程相关软件,增加录播功能,形成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实训基地,满足校内实训要求。
(2)建立校中企业—外语服务公司。
与企业紧密合作,成立经营性公司“外语服务公司”,对外承接业务,功能涵盖商务中心、翻译工作坊、语言培训中心,业务范围包括材料翻译、会议口译、企业介绍翻译、接待礼宾、合同信用证翻译、业务咨询、商务谈判、语言培训、技能培训、考证培训等。业务由公司承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初步策划,协助教师做好相关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老师参与技术性强的活动,锻炼实战能力,积累实战经验,更好的为指导学生服务。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真实教学。
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同时拓展新的校外实习基地。与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实质性的推动“顶岗实习”合作模式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尝试订单式培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特别是广西的区位优势,实现校外实习的多样化。
建立深度校企合作机制
与行业企业开展紧密型的合作项目,如聘请企业人士为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组织团队教师到企业挂职、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邀请行业专家到校内举办语言、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方面的讲座、在校内建立学生创业园、企业实习指导老师对应届毕业生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指导、开展互利共赢的培训、学院专任教师利用到企业见习的机会给企业员工进行英语语言技能、外贸和物流行业英语培训,或是请企业的行家里手到校园给团队教师进行行业知识培训以及安排应届毕业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等
结束语
通过对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使所培育的学生不仅掌握娴熟厚实的商务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交际基本功和运用小语种的二外能力,而且还具备物流和对外贸易宽泛的行业职业技能,从而提升和扩宽了了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实现了与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英语国际商务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注: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五年计划的通知桂政发20129号
[2]王黎明,高职商务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徐玉书,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4期
[4]张慧琴,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看高职应用英语PEB人才培养,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4期
作者单位: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邮编:530007;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邮编:5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