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镕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钢都小学114000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以“环环相扣”、“滴水不漏”等标准来形容一堂好课。其实这样的课只是教师按部就班地将教案完整演示出来,课堂上教师同时承担着“编剧”、“导演”、“演员”的角色,而学生没有自由和选择的权力。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
那么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寻求“预设”与“生成”的平衡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课前精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比如“认识时间”的教学目标可以制定如下:①认知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②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③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2.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例如低年级一节“画图工具”的微机课,以小动物的故事引入新课,音乐课教师设计了模拟小动物叫声的发声练习,充满了童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牢牢吸引住了。
3.预设弹性的教学板块。
比如,“复习铺垫”这个环节不是每课都必需的,如果新课展开后,学生对所需掌握的知识不扎实,可再次铺垫,也可复习旧知蕴含在一个情境中。
二、课中强化生成——“预设”诚可贵,“生成”价更高
策略1:激活“亮点”——抛砖引玉。
一次,在新教师汇报课的公开课《认识分数》教学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意外”……
师:这里平均分的一个西瓜、一个圆……都有一个“1”,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称它们为单位“1”。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看作单位“1”呢?
生:一个苹果、一个三角形、一块地……
学生的回答就像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一帆风顺。一个平时颇为聪明的小男孩高高地举着他的手,我满怀信心地叫起了他。
“我知道也可以把四个图形看作单位“1”,三个图形是四个图形的。”
这并不是本课涉及的内容,听到这个答案,我的大脑一刹那出现了空白,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我用了3秒钟时间思考,最后决定不去理会他。我“嗯”了一声,请他坐下,马上继续按原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组织教学。
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在讲评和研讨中,一位老师委婉地说:“这节课那位小男孩表现得最精彩了。可惜,后来他没有更精彩的表现。”我心里猛的一震。如果理会了那位学生,那么精心设计的教学不就白白流失了吗?而不理会,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对于那个环节应该如何处理呢?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这样告诉我,当学生说出可以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时,完全可以“见风使舵”:“他说的单位‘1’和我们刚才说的一不一样啊?”学生回答后,老师可以小结:把四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这时再给予那位同学真诚的赞美,表扬他善于发现或者预习充分,对孩子将是一个多么大的触动啊。然后,可以再让学生找:“像他说的这样的单位1,你还会不会找?”让学生在知道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看作单位“1”以外,对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对后面的学习也是一个铺垫。
策略2:巧用错误——顺水推舟。
著名教师吴正宪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处理的:
在学生知道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后,吴老师让小朋友用准备好的纸折出,并涂上颜色表示。这时,吴老师发现一个学生把纸平均折成了4份,用颜色涂了其中的一份。全班交流的时候,吴老师有意识地把这个孩子的作品放在最后交流。
师:请大家看看这位同学的折法,谁来说说?
生1:这个涂色部分不是,是这个图形的。因为他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
师:那这样的2份是多少?3份呢?4份呢?那么,你们觉得他折得怎样?
学1:乱折。
学2:没听清老师的要求,溜号了。
师:那这些,,,,我们是怎样认识的呢?是这个同学折出来才让我们认识的,我们是不是要感谢他?学生点头称是。
这个教学片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个同学折的图形不符合教师的要求,但是吴老师并不是简单地对其进行对与错的评判,而是巧妙地借用了这一生成性资源,利用孩子的“错误”推进教学进程,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只有我们重视生成,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生成,保证资源的有效价值和不断地反思生成,我们的课堂才能挥洒生命的灵性,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新课程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所以,我们何不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教案“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发展”起来,让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