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伊春153000)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107-01
【关键词】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多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其基本病因,以往多采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糜+地)鼓室注射,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较多病人复发,我科应用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45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吉诺通组:25例(40耳),男12例(18耳),女13例(22耳);双耳患病12例,年龄15~65岁,平均34.5岁。病程1周~2年。均排除鼻腔、鼻咽部肿瘤。糜+地组:20例(30耳),男12例(18耳),女8例(12耳),年龄12~68岁,平均32.5岁。病程1周~1.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诊断标准为:(1)病史中具有耳闷塞感、听力下降或耳鸣。(2)鼓膜完整无穿孔、呈淡红色或淡黄色或有鼓室积液征。(3)纯音测听呈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4)声导抗鼓室图为“B”形曲线图或“C”形曲线图。
1.3治疗方法吉诺通组:确诊后给予吉诺通治疗,用注射器从吉诺通胶囊中抽出0.5ml药液直接注入鼓室,并嘱患者将头偏向对侧5min,每隔7天注射1次,并口服吉诺通300mg,3次/d,本组治疗均未超过4次。待病人症状消失或治疗结束后2周行临床耳镜、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糜+地组:确诊后,给予糜蛋白酶(5万u/支)+地塞米松(5mg/支)0.5ml做鼓室内注射,每隔7天注射1次,第4次治疗后2周行耳镜、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两组病人均以1%麻黄素液滴鼻,并口服强的松。
1.4疗效评定标准以患者主诉耳闷塞感消失、听力提高,局部检查鼓膜形态改善或积液征消失,纯音测听检查语言频率气导均提高20dB以上,鼓室压图转变“A”形为治愈;以主诉和局部体征改善,语言频率气导均提高10~20dB,鼓室压图由“B”形图转变为“A”形或“C”形为有效;以主诉和局部体征、听力检查、鼓室压图均无改善为无效。
2结果
吉诺通组总有效率90%(36/40),治愈率82.5%(33/40);糜+地组总有效率66.7%(20/30),治愈率50%(15/30),吉诺通组疗效明显高于糜+地组(P<0.05)。其中2例主诉、体征缓解,但听力无明显提高,2例仍在随访治疗中。所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以往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但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其基本病因,其中咽鼓管的通气和清洁功能障碍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咽鼓管黏膜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由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2],正常情况下纤毛向咽鼓管咽口做单向连续运动,向鼻咽部排除耳内分泌物,发挥中耳清洁作用,此称为“黏液纤毛输送系统”[3]。吉诺通的主要成分为桃金娘科树叶标准提取物,每粒吉诺通含桉油精含量不低于75mg、柠檬烯不低于75mg、α-蒎烯20mg[4]。具有发挥溶解黏液、调解分泌的作用,并主动刺激黏液纤毛运动,增强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此外,标准桃金娘油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黏膜水肿[5]。本组病例鼓室内注射吉诺通并口服吉诺通,可以促进中耳分泌物的排除,有效地促进鼓室积液的吸收,改善中耳传音结构的阻抗,有利于恢复咽鼓管的正常生理功能,防止中耳黏膜出现不可逆的病变,避免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与对照组相比,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分泌性中耳炎用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恢复剂吉诺通直接鼓室注射,对改善耳闷塞感、提高听力的临床效果是比较明确的,而在鼓室内注射同时口服吉诺通对缩短病程、减少复发,提高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咽喉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6-97.
[2]KaschkeO,BehrbohmH.Endoscopicsurgeryofchronicsinusitis.TherapyWeek,1994,7:408-412.
[3]陈亮,黄以乐.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概述.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1,25(3):135-137.
[4]陈戈曼,陈向阳.吉诺通治疗鼻窦炎80例疗效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2):146.
[5]FinkJB.Airwayclearancetechniques.RespiratoryCare,2002,47(7):75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