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潜在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中年女性潜在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胡凤艳李润崧

胡凤艳李润崧(吉林省吉林市精神病医院132011)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3-0235-02

【摘要】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认为:只有针对心理危机多层次的原因,采用多层次的预防干预措施,才能治疗缓解心理危机,提高中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年女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相对较大。不少中年女性正处于更年期,情绪容易波动。加上情感、事业出现变故,最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中年女性有心理危机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只有针对心理危机多层次的原因,采用多层次的预防干预措施,才能治疗缓解心理危机,提高中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心理门诊2007-2009年20例中年女性心理危机咨询记录,咨询次数最多的是8次,最少的为2次。

1.2人口学特征

年龄分布:35岁至50岁,其中35-40岁的8例、40—45岁5例、45-50岁7例。

婚姻:已婚6例、离婚12例、丧偶2例。

职业:无职业5例、在职6例、下岗9例。

文化程度:小学1例、初中3例、高中3例、中专5例、大学8例。

性格:外向性格2例、内向性格13例、中间性格5例。

月经:正常7例、月经不调5例、更年期8例。

健康状况:身体健康5例、亚健康8例、有躯体疾病7例。

1.3心理危机主要精神症状统计

2结果

2.1社会因素

2.1.1婚姻感情受挫

心理危机咨询的20例中年女性中,有12例是离婚女性,2例是丧偶的,婚姻感情受挫是引发中年女性心理危机的一个主要社会因素。

有些中年女性,事业上的成就足以说明她是一个女强人。可是由于她在家庭中不是一个“称职”的好妻子,致使婚姻裂变。失去丈夫的痛苦使她落入悔恨自责的深渊,终日痛苦不堪。另外,许多中年女性离异后因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教育孩子,孩子小小年纪就十分叛逆让她感到失望,加上工作压力大,使她感觉了无生趣,产生自杀想法。还有许多女性结婚以后主要精力就放到了丈夫和孩子身上,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减少,到了中年当丈夫的事业发展了,孩子也逐渐独立了,女人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2.1.2事业不顺

临床资料显示,失业、下岗的女性比例较大,是引发心理危机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

在市场竞争经济年代,失业、下岗给许多中年女性带来了困惑,无形之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生物因素

临床资料人口生物学特征显示:女性到了中年以后,进入了更年期或更年前期,生理上会出现一些变化,导致出现心烦意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情绪低落、沮丧,整日处在紧张焦虑或怀疑之中、精神压抑等症状。

2.3心理因素

临床资料显示,个性特征和文化程度、躯体健康状况是引发中年女性心理危机的主要心理因素。

到中年由于生活各方面的压力较大,身体透支较大,难免会患上一些躯体疾病,或出于亚健康状态,文化程度高、性格内向的人愈加敏感多疑,出现了一些疑病症状,精神焦虑抑郁,甚至产生了轻生或自杀的想法。

3预防干预策略

3.1学会变换自己的角色

中年女性应该注意的是无论你事业多有成就,社会地位多高,在不工作时或回到家中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回到家中一定要尽到妻子、母亲的义务,只有和谐美好的家庭气氛,才能使你感到身心愉悦,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3.2学会为自己卸包袱

面对失业、下岗、事业上的挫败,生活压力大,难免会带来消极的情绪,面对现实要学会为自己卸包袱,务必量力而行,要善于降低自己的要求,使自己重新回归社会,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3.3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和子女要多关心中年女性

家庭是治疗精神抑郁最重要的环节,对于身处重重压力的妻子、母亲,丈夫、子女应该理解、体谅她们的难处,毕竟她们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她们的荣誉是家人的自豪,她们的苦闷也理所当然由家人分担。

3.4重视中年女性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正确面对自身生理机能的改变,了解更年期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知识上、精神上、思想上有准备地去迎接这一自然的生理现象,保证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3.5加强锻炼身体,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多参加各类健身活动,预防治疗躯体疾病,减少病痛带来的痛苦,用科学的态度面对疾病,善待自己,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如碰到不顺心的事,不要闷在心里,要善于把心中的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要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4结论

认识中年女性心理危机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是生物和心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病因所致,针对多层次的原因,采用多层次的预防干预策略,充分重视心理干预,开展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有的放矢的进行必要的心理支持,使之正确面对生活,树立信心,丰富生活内容,减少心理危机,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5版.人民出版社,2009:6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