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部队军事训练;伤员心理应激;影响
在部队训练中,军事训练受伤较为常见,并且对于一些受伤严重的伤员,他们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军事训练伤员出现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1]。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军事训练伤员的康复进程。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医学领域的发展,有研究发现,对一些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一些意外创伤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2]。针对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我省部队中的84例军事训练伤员进行了临床研究,探讨临床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于部队军事训练伤员心理应激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对2016年2月到2017年9月之内的部队中的军事训练伤员中随机选取84例,并按照随机数字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军事训练伤员中,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3.4)岁。对照组军事训练伤员中年龄为18到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4.8)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受伤程度、伤情分布、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对研究不产生影响(P>0.05)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伤员均于研究前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自愿配合研究,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军事训练伤员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护理干预。
①常规护理。对伤员进行及时的宣讲,普及相关受伤治疗流程。加强与伤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掌握伤员的心理情况,积极引导伤员配合治疗[13。②认知行为护理干预。通过专家会谈的形式,对伤员进行每周两次的心理认知干预。使伤员对致伤情景事件有明确的认识,引导伤员树立正确1的认知心态。调整伤员内心焦虑抑郁的情绪,避免伤员对自己的受伤情况过渡担忧,消除伤员对于后续训练的恐惧心理[4]。通过引导伤员家属对伤员多进行陪伴活动,提高伤员的社会支持度,消除伤员的消极情绪。通过引导伤员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来缓解伤员的内心紧张程度[5]。
1.3评价指标
通过早期心里测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状况进行评估。其中,评分总分60~70分之间为轻度异常,70分以上为中重度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t进行组间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计量资料表示P<0.05本次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伤员进行一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伤员的各维度评分总分为(21,49±13.1)分。对照组伤员的各维度评分总分为(30.21±15)分。虽然对照组与观察组伤员的评分总分均在60分以下,但是,观察组伤员的心里反应应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部队训练中,军事训练受伤较为常见,并且对于一些受伤严重的伤员,他们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军事训练伤员出现心理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况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军事训练伤员的康复进程[6]。目前,针对军事训练伤员的心理应激反应,最常见的应对措施为对伤员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这种干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伤员内心抑郁、焦虑的情况,但是伤员往往对康复训练仍然存在恐惧心理。
认知行为干预作为一种改变或影响个体已有认知思维模式的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中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发现对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具有积极作用[7]。针对于此,本文对我省84例军事训练伤员进行了临床护理研究,发现,对部队军事训练伤员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部队军事训练伤员的心理应激反应水平,缩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持续时间,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程颖,陈庚,张丽华,周文盘,洪沐青.认知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伴高磷血症病人疾病知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30):3718-3721.
[2]伍文英,吴欣期,黄晓薇,陈淑怡.认知行为双维度交互干预法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情绪与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8,16(02):195-197.
[3]任婷婷,苟仲勇,米伟,余佳芯,王晓红,周龙甫.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06):690-692.
[4]黄小英,黄小梅,吴华超,陈俏倩,吴耀初.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3):1164-1166.
[5]王洪涛.师以下部队军医任职教育培养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
[6]粟文彬.新兵基础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其与训练伤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2.
[7]施旺红.伞兵跳伞训练中心理应激特点及心理卫生保障措施[D].第四军医大学,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