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画社天津市300074
摘要:通过对杨柳青木板年画的历史和形成原因的分析,来体现杨柳青木板年画的艺术价值和地域特色。杨柳青木板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为四大年画之首,有着它独特的背景因素。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流传至今,画面的题材和尺幅非常广泛。最后对杨柳青木板年画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体现进行分析,提出开发当代旅游产品设计理念。
关键词:杨柳青木板年画;民俗特色;艺术价值;传承;当代性
年画最早出汉代,最初形态的年画是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天津杨柳青年画起源有着600年的历史,与其他许多地方年画一样,最初都与驱凶辟邪,祈福迎祥为初衷。当时有一名擅长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天津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到了清朝时期杨柳青年画就已经发展的十分完善了,康熙年间杨柳青年画的风格严谨,注重人物神情刻画,笔法细腻,设色大胆,内容丰富。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齐健隆和戴康增两位画师。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2个村子形成了“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之盛状,年画因此以产地得名。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产生与发展,除了广泛的民俗需求之外,同时也离不开以下几个要件:其一,杨柳青当地盛产杜梨木,木质细腻坚硬,适合雕刻。其二,明清时期的杨柳青具有发达的航道水运资源,是东西南北漕运交汇的重要码头,这给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销售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其三,杨柳青因地处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年画艺术也受到南北多元文化影响,因此杨柳青年画既有木板年画的民俗特点,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风。清代进贡宫廷,每年宫廷需要大量大尺幅的贡尖进贡,所以比其他年画较为细腻。
杨柳青木板年画属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木板年画区别于苏州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山东潍坊年画,为四大年画之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反应了当地原生态固有的思维方式。杨柳青年画并不只是一印了之,而是指在木版印制的画坯上,再进行彩绘。后来成为宫廷年节必备贡品后,画师为其作稿,再经过艺人一遍一遍精心绘制。注入了传统文人画的画风,画面丰富精致。因此杨柳青年画在艺术上既有木板彩绘年画的特点,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画风。而且,后一程序在年画的制作中所占比重相当之大,木版套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这是杨柳青年画的一大特色。使得杨柳青年画雅俗共赏。
杨柳青年画半画半印的制作工艺,即保留了绘画的精致感,又不失版画中刀法的韵味。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刻版的刀法纯熟,刻技高超,称得上是木雕中的上品。但线条追求简炼流畅,极其生动,富于张力,印出画来,版味十足。形成了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风格,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流传至今,是年画中具有代表性的派别。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生动,色彩明艳,笔法细腻、人物秀丽、寓意吉祥,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艺术风格迥然不同,俱有独自的艺术价值。
杨柳青木版年画制作工序复杂,一幅年画制作完成,一般需要经过勾、刻、印、绘、裱五道工序。勾指的是用毛笔在宣纸上勾画复制画稿,勾描包括构思和起稿,用一色的墨线,通过粗细,长短,断连,干枯来表现画面人物,背景,空间和质感。刻指的是在杜梨木上用不同的刀法不同的刻刀,刻制勾好的画稿,雕出画面线纹。印指的是用雕刻好的木版先在纸上印出墨线稿,再套两三次单色版。绘指的是在印好的画坯上用国画颜料进行手工绘制,杨柳青年画的彩绘工艺独具特色。它的颜色不是单纯的大红大绿,而是要有黑白灰三色,主次有序,颜色分明,通过颜色冷暖,明暗,薄厚来调节,使画面颜色即鲜艳又和谐。在原色搭配,高纯度搭配中黑和白起着非常重要稳定对比色的作用。有这样一句口诀:‘软靠硬,色不愣。’红蓝黑为硬色,黄粉绿为软色。在明度上形成对比有序的关系。‘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这些口诀都是画师经过长期绘画实践总结出来的。绘制可以分画成精细的“细活”,和粗犷的“粗活”,细活色调匀称中和,如工笔重彩般绘画精细,其中转脸、点眼、染嘴、堆金沥粉等,使杨柳青年画作品更具魅力。
杨柳青年画题材范围极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码等,尤其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不仅富有艺术欣赏性,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研究价值。以这些优秀作品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杨柳青年画艺术的主流。杨柳青年画通过寓意、写实等多种手法表现人民的美好情感和愿望。娃娃画是杨柳青年画的一个重要题材,其中《连年有余》是其代表作品。胖娃娃怀抱鲤鱼,手持莲花,其中莲花通连的音,寓意连年不断。所抱之鱼,是鲶鱼的头,鲤鱼的尾,鱼通余的音,寓意年年生活有富余,无不展现民间艺人无限的想象力,成为年画中的经典,广为流传。
杨柳青年画的尺幅有立三才,两幅为一对贴在窗户两旁。横三才贴在炕围上围成一圈。斗方一般贴在影壁上,以花卉,娃娃为主。贡尖在清朝时期大量进贡给皇宫贵族欣赏。
杨柳青木板年画这门民间手工艺以口传身教,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流传至今,以智慧和技能的形态存在,有着自身的价值,技艺和绝活奠定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画面色彩明艳、柔丽多姿、笔法细腻、人物秀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祥和、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以宣纸印刷,用国画彩料,年久色彩不易褪变。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构图饱满、寓意吉祥、雅俗共赏,加之采用刻绘结合的特色手法,刻工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被公推为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首。更以其历史积淀厚重和文化连续性的特征而扬名海内外。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杨柳青年画在旅游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例如提取年画中的一些特色元素符号与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杨柳青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作为旅游产品,礼品正深入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从旅游的角度可分为寻觅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和回归故土寻根两种。杨柳青年画艺术作为一种承载深厚民俗文化体现出独特优势,这个百年老字号品牌,在年画的销售中唤起消费者怀旧情结,让消费者体验以前的时代和自我。例如销售人员身穿蓝布大褂,侃侃而谈杨柳青年画的历史和有关杨柳青年画的故事,使顾客仿佛置身与清代的画庄,亲子体验印制和彩绘的过程,带给顾客舒适和亲切感。总之,杨柳青年画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承,还在于不断开发它的当代性,挖掘符合广大群众的审美时尚元素。
结束语:
杨柳青木板年画历史悠久,它既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传统,又有来自民间的艺术根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宝藏。在新时代下既需要保留传统艺术的韵味,又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这个新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骥才.年画手记.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2]蒲松年.中国年画艺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
[3]王树村.中国年画史.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