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科收住的5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次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疗程为6周。对两组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抑郁症患者负性情感体验与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HAMD和HAM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中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精神病表现、易激惹、个人整洁度等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主管社会支持和社会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对抑郁症的治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心理干预;抑郁症;康复;效果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心理疾病,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有关资料表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在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资料来自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2例抑郁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的抑郁症诊断标准[2],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全部患者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躯体疾病,酒精,药物依赖者及脑器质性疾病患者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均能接受稳定的药物治疗,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晓并同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家族史、职业、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遵医嘱进行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规格为:每片含氟哌噻吨0.5mg,美利曲辛10mg。2片/d,早晨及中午各1片,严重者清晨剂量可增加至2片/次,最高剂量为4片/d。盐酸多塞平,开始1片/次,2-3次/d,以后逐渐增加至100-250mg/d,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心理干预治疗。
1.2.1支持性心理治疗。主治医师及护士要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帮助其认识自己生存的价值,发现被自己所掩盖的优势及潜能,增强患者自信心及自我意识。同时,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疾病,消除其恐惧、焦虑心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和医生及心理咨询师协作执行治疗方案及计划。
1.2.2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干预由我院心理咨询门诊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治疗,每次45分钟;1次/周,共同协商制定咨询方案;干预形式为单独晤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RET),其他心理方法为辅,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诊断阶段,由心理咨询师与患者在互相沟通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找出患者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向患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才会致使不良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第二阶段为领悟阶段,咨询师要进一步明确患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关系的领悟。第三阶段为修通阶段,主要采用“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和合理情绪想象技术[3],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第四阶段为再教育阶段,不仅要帮助求治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治疗期间最终患者治疗中的自我感受,根据其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干预方式,根据个人差异可选择性地配合其他心理疗法;如音乐疗法,放松训练及物理治疗等。
1.2.3心家庭及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和良好而亲密的社会支持可以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心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治疗决心。因此,由专业护士对家属进行集体讲座教育,动员家属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机会,使其在情感上得到良好的支持,生活上得到照顾,减轻其孤独感,建立起治疗信心[4]。
2.结果
2.1采用心理干预前后,采用HAMD与HAMA评分比较
如表3所示,干预后6周NOSIE评分比较,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易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任何价值感,没有自尊,缺乏安全感,甚至想自杀,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5]。因此,抑郁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弥补创伤的自尊,增强生活的信心,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对降低抑郁症复发率,有积极的意义[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HAMD与HAM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6周NOSIE评分比较,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易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社会利用度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说明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及提高临床用药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改变不合理认知,从而改变情绪及行为,促使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徐文炜.Ellis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对抑郁症的作用[J].临床精神病医学杂志,2006,16(4):205-206.
[3]郭年锋,虞积生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M].2012,135.
[4]尹宗慧,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状况的调查及护理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3(25):218
[5]胡佩城,宋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79-180.
[6]武宁强,王奇艳.抑郁症残留症状与复然的关系.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M],2004,(3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