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秋1闫雪丹1樊开斌2刘昱新2张慧颖2闫征斌1,2
(1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001)
(2佳木斯大学口腔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2)
【摘要】目的从小鼠胎鼠的牙胚组织分离培养间充质细胞,鉴定其细胞特性。结论成功培养小鼠胎鼠牙胚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稳定传代6代以上,有成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牙胚间充质细胞细胞培养
牙乳头和牙囊由颅神经嵴细胞迁移分化而来,最终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和牙周成纤维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备作为牙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从小鼠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中分离外胚间充质细胞,酶消化法培养,鉴定其外胚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和分泌形成基质蛋白能力,旨在为下一步在牙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DMEM/F12培养基(D/F12)、胎牛血清(FBS)、鼠抗CD57/HNK-1单抗、鼠抗波形丝蛋白单抗,FITC荧光标记羊抗鼠IgG二抗。
1.2方法
1.2.1取材与培养
1.2.1.1机械法分离胎鼠牙胚间充质
1.2.1.2细胞培养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剩余之牙胚间充质剪切成0.5cm3大小组织块。37.5℃条件下2.5g/L胰蛋白酶-1mmol/LEDTA消化20~30min,不断振摇。血清中和并反复吹打后将细胞悬液经过100μm细胞过滤器和3600rpm离心10分钟收集细胞。以培养液吹打成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5×105/ml后接种于培养瓶中。37.5℃、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2-4天换液一次。
细胞传代当细胞长满瓶底80%时,弃培养液,37.5℃以2.5g/L胰蛋白酶消化3min,培养液中和并吹打均匀,细胞计数,调整为5×105/ml浓度后1:3传代。
1.3观测指标
1.3.1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原代细胞贴壁后,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记录生长状况。
1.3.2记录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
1.3.3免疫组化鉴定细胞表面标志
1.3.4端粒酶活力测定
2结果
2.1细胞生长和形态观察
原代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后,20min后即开始贴壁,4h后细胞开始铺展,24h后细胞铺展率>3/4,细胞呈梭形和多角形,2~4个细胞突起,胞体丰满,单细胞核细胞居多。8~12d后细胞可相互汇合铺满瓶底80%,1:3消化传代后细胞形态与传代前基本一致。
2.2生长曲线与细胞倍增时间
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第3~5d细胞处于增殖期。经计算,酶消化法为2.36±0.34d。
2.3细胞表面标志鉴定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见培养细胞CD57/HNK-1、波形丝蛋白表达阳性,均为胞浆着色。
2.4端粒酶活力测定
端粒酶原位杂交显示部分细胞表达较高端粒酶活性,图像分析计数计算第3代细胞端粒酶表达比例为42.3±12.4%。
3讨论
单纯胰蛋白酶消化牙胚,往往对牙胚细胞造成伤害。组织学实验证明,胰蛋白酶消化后的牙乳头不能继续发育,而胰蛋白酶+EDTA消化的牙胚则不受影响。消化后牙胚上皮容易撕脱,即可得到较完整的牙乳头和牙囊。实验中酶消化法第3代细胞纯度均可达到95%以上,说明采用机械法分离较为彻底,可以基本去除上皮和下颌突间充质的干扰,能满足对牙胚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研究的需要。
端粒酶(Telomerase),在生殖细胞、干细胞和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是这些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增殖的主要原因。目前,85%的恶性肿瘤细胞中已发现了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而与肿瘤相邻的正常组织细胞或良性病变中仅为4%左右,同样的,在干细胞研究中也发现了端粒酶的高表达,某些细胞系表达率高达90%以上。因此,端粒酶的功能活动决定了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端粒酶的表达可以反映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是干细胞的重要特点之一。本实验中,第3代细胞端粒酶表达比例在42.3%,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表达量,说明培养细胞中有较大量干细胞成分。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机械法分离15.5日胎龄小鼠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间充质,酶消化法培养,可以获得高纯度牙胚间充质干细胞。牙胚间充质干细胞为梭形或多角形,增殖能力活跃,均一性表达外胚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57/HNK-1,同时表达波形蛋白,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原代培养形状稳定,有作为牙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LiuW,CuiL,CaoY.AcloserviewoftissueengineeringinChina:theexperienceoftissueconstructioninimmunocompetentanimals.TissueEng.2003,9(Suppl1):S17-30.
[2]ChaiY,SlavkinHC.Prospectsfortoothregenerationinthe21stcentury:aperspective.MicroscResTech.2003,60(5):4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