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重症药疹的临床诊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24例重症药疹的临床诊治

姜竹春

姜竹春(黑龙江牡丹江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和药疹发生的关系以及药疹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24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病例痊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结论重症药疹病情复杂,早期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并加强皮肤黏膜损害的处理有利于控制病情;临床医生在诊疗中应谨慎用药,尽可能避免重症药疹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5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135-02

药疹是最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之一,是通过注射、口服、吸入等途径使用药物,引起的多种类型的皮肤粘膜反应。大多数的药疹表现比较轻微,可以通过停药、相应治疗好转。重症药疹(SDE)是指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或者需要入院治疗的药疹,常见的类型有[1]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EMM)、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D)、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及近年提出的药物超敏综合征(DHS)。这种药疹发病率非常低,但死亡率比较高;常常表现为泛发全身的皮疹,皮疹形态多样,如红斑、靶样损害、大疱、脓疱等;除皮疹,患者还会出现粘膜损伤,如口腔、眼部、生殖器等部位粘膜损伤,此外,患者还会伴有发热、肝、肾功能损伤。因此,对重症药疹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治愈疾病的关键。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重症药疹患者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7岁~69岁。24例病例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3例,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药疹5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6例。

1.2临床表现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分布(以口腔为主),大小不等的红斑,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大疱、瘀斑,继之糜烂坏死,并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剥脱性皮炎: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皮肤皱褶处可伴有糜烂、渗液、结痂,随之出现大片叶状鳞屑,也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中毒性表皮松解型药疹:表现为全身多发性红斑基础上松弛性大疱,破溃后露出红色糜烂性疮面,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1.3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皮疹消退(可有色素异常),生化指标无异常,无并发症、全身症状。好转:皮肤损伤消退60%以上,无显著全身症状、并发症、生化指标异常。无效:皮肤损伤、生化指标、全身症状均无改善或加重。

1.4治疗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促进体内药物排泄,治疗临床症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加强支持疗法。①早期给予足量的皮质激素,足量激素一般要维持1~2周,再逐渐减量,一般要用1个月左右。②维持有效的循环血容量,由于皮损广泛,渗出多,易丢失大量血浆蛋白和水分,导致循环衰竭,故要及时补充血浆胶体及晶体成分。③定期检查血离子k+、Na+、Ca+、Cl-及BUN、CO2CP(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注意维持酸碱、水电解质的平衡。④注意黏膜的护理,如口腔黏膜、生殖器黏膜及眼部。重症药疹常有眼的损害,若处理不当,极易并发角膜溃疡、内眼损害而导致失明。⑤慎重选用抗生素,由于重症药疹患者常处于高敏状态,容易发生多元过敏或交叉过敏,故选用抗生素应极为慎重,应选择与致敏药物结构不同的抗生素,或选择发生过敏反应少的抗生素,还应结合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筛选抗生素。⑥局部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有大疱者,可抽吸疱液;有糜烂渗出者,可给予湿敷;剥脱性皮炎药疹可外涂含油较多的乳剂或霜剂,以润滑、保护皮肤。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病人最好安置于烧伤病房,创面尽量采用干燥暴露疗法,受压部位可给予油性多的凡士林油纱保护,可每天更换。⑦加强支持疗法,鼓励病人进食,给予高蛋白饮食。可少量多次输血浆、新鲜血或人血白蛋白。⑧可使用血浆置换法。⑨加强护理。

2.结果

2.1常见的过敏药物①抗生素类,以青霉素多见,临床上最多见的为氨苄青霉素,且多数表现为迟发过敏,个别患者在停药1~2周后仍有出现;②磺胺类;③解热镇痛药;④安眠镇静药;⑤抗癫痫药;⑥抗毒素及血清;⑦个别中草药及中成药。

2.2转归24例病例痊愈10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

3.讨论

药疹在所有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均有发生的可能,一旦出现药疹,便会对于原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当发生重症药疹时,对患者的机体伤害较大,甚至会加重原发疾病的病情,因此要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3]。重症药疹易于诊断,应及时抢救,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正确的治疗,加强护理,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对于重症药疹的治疗,目前还无统一的标准和非常有效的办法,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无效者可加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IVIG)。IVIG主要作用机制为:①封闭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②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③抑制补体的激活;④促进内源性IgG的清除;⑤中和自身抗体;⑥调节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且有研究表明IVIG可提高糖皮质激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抗感染作用。

临床上减少药疹发生的预防措施:①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对可用可不用的药坚决不用,以减少药疹发生的概率。这样,一旦发生药疹也较容易明确致敏的药物。②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过敏药物种类、皮疹类型、是否治疗过及预后等情况。③在用药前首先应明确诊断,不要在诊断未明前使用多种药物“围攻”。④医生应熟悉所用药物的成分、结构、性能、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⑤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可疑皮疹,应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药物。

参考文献

[1]熊海祥.42例重症药疹临床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1):34-35.

[2]李玉秋,谢治,陈洁连等.重症药疹42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药,2013,35(10):1413-1415.

[3]强勇,吕和坤.110例药疹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