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质量控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临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质量控制探讨

刘炜

刘炜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输血科831100)

【摘要】本文主要就临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质量控制展开相关分析,以促进临床输血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血液相溶性检测临床用血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077-02

红细胞相容性检测管理主要是针对抗体筛检、ABO正反定型、RhD及交叉配血检测等关健环节而采取的控制方法,通常可通过RhD血清试剂抗体种类、ABO血清试剂的效价、室内质控品选择、结果相容和相合性的分析等方法对临床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现把质量控制及管理的相关过程作以下分析。

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1.1项目的组合检测

输血申请是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中的第一步,医生所开出《输血治疗申请单》既能申请血液,又能代替相容性检测申请单[1]。

1.2患者准备

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前,为了保证标本质量,应对患者服用的药物、饮食及生理状态进行有效控制。

1.3标本采集及处理

(1)标本的采集。试管是否具有一定的抗凝及抗凝剂种类在血液标本的采集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此外,采集血液标本时,还需对患者进行有效识别,并需对标本试管做好相关标记,要明确规定,1个护士只能采集1名患者的血液标本[2]。

(2)标本的运送。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时,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使用专用运输箱把血液标本运输到血科,并做好相应的运输记录。

(3)标本接收与处理。接到标本后,应及时确认标本信息及标识,确认无误后立即离心,并观察其是否无乳糜、无溶血,当标本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后确认接收[3]。

2.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2.1选择相容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根据相关的管理制度及程序对相容检测项目及其所适应的检测方法进行科学选择,且其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并通过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审核。

2.2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上岗前,对检测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以使他们对免疫血液学、检测原理及方法、输血相关检测技能等有一定认识[4]。

2.3确认血液检测程序及方法

根据试剂说明书中的相关要求对本实验室中的检测设备参数进行进行检查验证,确定离子强度、测定时间及温度等,然后对检测结果及判定标准进行有效确定,并对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及分析,然后对本实验室的检测程序进行确定。

2.4严格遵守检测程序

对检测过程中的血细胞浓度、细胞和血清比例、离心时间、离心力、结果判定方式等进行严格监控,落实责任制,由专门的人员对检测过程中的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记录[5]。

2.5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

2.5.1室内质量控制原则

(1)RhD血型:试剂细胞及血清的反应性;阴阳性反应的准确性;测试介质及对象的影响;测定方法的特异性。

(2)ABO血型测定:以检出作为质控品的设计原则,把反应强度设置为3+或3+以上,以每天、每个工作人员开始检测时作为检测频次[6]。

(3)以高低值方法对低值血清进行设计,把低值血清的反应度设置为±,对实验室质控反应的结果断定原则及检测有效原则进行定义,以每批次为检测频次。

(4)交叉配血方法。对特定抗体检测的有效性进行测定,以每天作为检测频次,以每天、每个工作人员开始检测时作为检测频次。

2.5.2质控品的技术要求

质控品主要由一组血清(2个)及一组细胞(2~3个)共同组成,以对检测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1)质控细胞:至少含有A,B.D抗原表达,反应性中有明确控制3+、2+。

(2)质控血清:至少含有抗-A1,抗-A,抗-B,可和抗筛细胞进行反应的1种IgG抗体,IgG抗体反应强度为一低一高,以本实验室检测的临界值为低反应的最佳强度,强度为-或+,以2+作为高反应的强度原则。

(3)根据本实验室的质控品、方法、试剂、设备对室内质控SOP进行制定,以下为相关内容:使用前的确认、质控规则、检测质控品相关数据的方法、质控的实施频次、调查分析、试验有效及无效的判断标准、处理及相关信息的记录等。

(4)以表格形式对上述内容进行详细记录,表格中需包括以下内容:全部试剂的生产厂商、名称、有效期、批号、质控品测定结果、质控通过/不通过、失控原因与说明、检测者签名、日期[7]。

(5)对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进行评价。由质控中心对采取相应措施以定期及连续方式对各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价,从而对室内质控中不易察觉的不准确性及各实验室结果的差异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帮助其校正实验结果,以使各实验室的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从而使各本地区乃至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评价项目包括ABO反定型、抗体筛检、RhD血型、交叉配血、ABO反定型,每个检测项目需提供5个检测标本。

2.6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和评价标准

(1)让各实验室在指定时间内向质控中心回报检测结果,当检测结果和靶定的标准结果相符时,则评定为合格,如果检测结果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和靶定的标准结果不相符,则判定为不合格。

(2)每年由质控中心为把室间质评合格证书发放给各参评单位,证书对参加五个项目中合格项进行明确标示,证书中未明确项目则为不合格。

2.7室间质评的意义

(1)建立质控中心后,可为输血行业提供一个较完善的交流及咨询平台,可使输血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技术标准及行业管理更符合规范[8]。

(2)让各实验室的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并把它们的结果进行对比,可在一定程度发现各实验室在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为实验所用方法、试剂、技术提出合理建议,以使各实验的结果更接近靶定的标准结果,从而促进输血行业的发展。

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1)建立完善的制度,以对检测报告签发程序进行规范而有效的管理,相关的技术人员需经过输血相容性检测技术的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后才能胜任并得到授权。

(2)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中需对血液否相容或相合作最终确认,且检测报告中对检测中的相关情况需有详细而清楚的记录,且必须具有一定的完整性。

(3)使用规范方法对标本进行保存和管理。

(4)建立规范的程序对标本进行销毁。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必须对检测前、中、后等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并让参与输血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按照相关的程序及制度参与到输血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任艳丽,李春华,陈金美.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2,(01):115-116.

[2]钟堃,王薇,李少男,等.稳健统计在全国临床化学检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的应用[J].中国计量,2010,(12):117-118.

[3]王国云,王俊,雷小菊,等.临床输血病历标准的建立与管理模式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01):122-123.

[4]吴晓燕,张叶峰,许昌林,等.临床输血过程控制及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2,(01):145-146.

[5]王扬,郝红,王君莲,等.生物高分子材料血液相容性研究[J].材料导报,2010,(15):156-157.

[6]于洋,马春娅,冯倩,等.自制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品保存条件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03):184-185.

[7]吴晓燕,张叶峰,许昌林,等.临床输血过程控制及关键环节的管理和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2,(01):189-190.

[8]冯学冠,郑三,符晓玲,等.盐水凝聚胺试验在交叉配血中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0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