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艳玲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经18导联心电图筛选出心电图ST-T段改变者32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32例心电图ST-T段无动态改变者设为对照组。对该2组患者于1周时间内行冠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冠心病确诊率。结果:由调查结果可知,通过冠脉造影检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心病确诊率分别为71.8%(23/32)与31.2%(10/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诊断中,观察动态心电图有无ST-T段改变可提高确诊几率,且动态心电图诊断快捷、迅速,更易在基层医院开展,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ST-T段改变;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4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6-0104-02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降低。及早的诊断与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在诊断方法中,心电图诊断为最常用与最简单的方式,并以ST-T段改变作为冠心病的标志性变化。此外,冠脉造影技术也是冠心病诊断的常用方法,并以冠心病造影结果作为诊断结果的“金标准”[2]。近年来,部分报道指出,对于部分ST-T段改变患者行冠脉造影,却未发现患者伴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症状,因此临床上对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性产生疑虑[3]。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对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意义,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ST-T段改变组(观察组)与非ST-T段改变组(对照组)进行研究,详情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至2010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2例,患者均经18导联心电图检查发现ST-T段改变。后经过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将同期的32例心电图ST-T段无动态改变者进行对照,将患者分为ST-T段改变组(观察组)与非ST-T段改变组(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5~75岁,平均(59.9±2.5)岁;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45~75岁,平均(60.9±3.0)岁。
1.2方法
本次纳入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2d、入院第3d行18导联心电图诊断,且诊断出ST-T段改变,共筛选出64例者。后对该64例患者行24h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于入院1周内行冠脉造影检查。并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后经冠脉造影检查可知,通过冠脉造影检查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冠心病确诊率分别为71.8%(23/32)与31.2%(10/3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所示。
表两组冠心病确诊率比较
组别冠脉造影确诊例数确诊率%
观察组(n=32)2371.8%
对照组(n=32)1031.2%
χ221.982
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若不能对患者做出准确的诊断,患者往往预后较差,严重时甚至致死。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做出及早准确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方法较多,除了基本的临床症状观察外,心电图诊断、彩超、CT、冠状动脉造影等均可对冠心病做出较好的诊断。在上述诊断方法中,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通常被认为是“金标准”。但在实际诊断过程中,因冠状动脉造影为有创性检查,且对于医师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这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其诊断费用较高,因此许多患者难以接受,因此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而心电图诊断作为最简单、最方便的诊断方法,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冠心病患者中,以ST-T段改变为标志性的诊断特征,但由于存在部分假阳性情况,进而使得心电图诊断的准确性受到质疑。动态心电图诊断可在提高冠心病的确诊率。对于冠脉腔径狭窄患者,若其狭窄程度≥50%,心脏代谢所需血流量得不到满足,导致心肌缺血症状的发生,因此可使得ST-T段心电向量改变,而最终表现于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因此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4h动态心电图通过连续记录患者心电活动情况,及时收集到异常心电图变化,能检测到常规心电图监测不到的不正常情况,由于ST段异常可由心肌缺血或者药物与生理因素所导致,因此,在无冠心病人群或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中,该异常结果也会出现,虽然12导联动态心电图异常并不能确切诊断冠心病,但是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稳定性心绞痛,对于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均能有效检测,有文献报道,如不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大约超过80%的无症状心肌缺血不能被及时确诊而延误治疗[4]。
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会由各种原因变窄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出现ST段压低,胸痛是冠心病的典型表现,当心肌缺血时ST段改变的机制主要为:心肌受损后,细胞膜表明极化程度降低,但部分极化状态也维持着,待极完成后,损伤心肌与正常心肌之间存在的电位差,这就是“舒张期损伤电流”产生的根源,即在心肌复极后过程中产生ST段偏移的原因,但因损伤心肌维持其部分极化状态,阻止激动的传入,ST段的偏移也应包括“收缩期损伤电流”及“除极波受阻”的因素在内[5].动态心电图可以24h不中断地多次(可达10万多次)记载患者的心电信号,能够有效准确地检测到冠心病症状何时出现、持续多久直至其结束的整个心电信息,在冠心病诊断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非持续性冠心病。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心电图ST-T段动态变化组患者的冠心病确诊率为71.8%;心电图非ST-T段动态变化组的冠心病确诊率为31.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可有效说明,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率明显的提升,这为后期的诊断方案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诊断方法选择中,观察动态心电图有无ST-T段改变可提高确诊几率,且动态心电图诊断快捷、迅速,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之一。临床上可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程红.动态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工企医刊,2012,25(6):31-32.
[2]韩朝营.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对风湿性心脏病诊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6):87-87.
[3]丘建宇.更年期女性冠心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67.
[4]郑莉凡.动态心电图ST-T段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意义[J].中外医疗,2013,32(18):30,32.
[5]黎启华,曾秋棠.持续性ST-T改变对慢性心肌缺血诊断价值的探讨[J].心电学杂志,2004,23(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