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支撑点”进行小学语文实效性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立足“文本支撑点”进行小学语文实效性教学

曹彬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一小学641000

摘要:文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资源,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语文教学应该围绕一个“支撑点”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教学实效性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探究过程,“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教学效率的高低。为实践当前教育界倡导的“打造科学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教学学术理论为支撑,探索了几种“文本支撑点”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一、对“文本支撑点”的理论研究

1.有效文本支点的定义。“文本支撑点”即指教学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文本的突破口,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展开对话,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结合起来,促成语文课堂内参与者知识的交流、积累,能力的形成、发展以及情感的碰撞、交融。“文本支撑点”应该是个动态的存在,取决于教师、学生和文本。

2.有效“文本支撑点”构建应把握的原则。

(1)把握核心性。有效的“文本支撑点”必须是文本内容、情感、技巧或是具有某种主导价值意义的关联点,以文本教学为核心,引导学生精确感知、体验、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

(2)具有挑战性和探讨性。文本支点应引进问题的挑战性和可探讨性,给学生以足够探索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将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文本探究中。没有一定的挑战性,没有一定的深度,很难调动学生的思维,也就很难产生学习动机。

(3)注重渐进性。学生对文本全面理解需要一个渐进深入的过程。阅读支点必须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循序渐进地铺开,具有层递性和渐进性。

(4)凸显巧妙性。巧妙的文本支点能抓住文本精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本的巧妙性、智慧性、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有效“文本支撑点”构建的方法

1.以文本关键词为支撑点。语文教学应该从文本细微处入手,立足于对词汇的品析、感悟,这样才能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别是要抓住文本的关键词语,引领学生反复揣摩、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使学生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应认真钻研文本,对一些看似平淡无奇、容易被人忽视的文眼词语深入探究,找出与文本相关联又能提领整节课内容的切入点,常常能知微见著、拨云见月。

2.巧用文本内容的矛盾之处为支撑。文本的矛盾之处是指文本在前后情节、情感、用词等方面的相反情况。文本的矛盾之处一般是由作者精心预设的,隐藏着作者的真实思想和情感表达。教师可以从文本中的矛盾之处及学生的认识分歧处设置教学的支点,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使他们因为认知冲突而产生学习动机,从而顺利地带领学生融入课堂、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江雪》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教学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诗中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么冷的天,江面上可能都结冰了,怎么钓鱼?就算是没有结冰,这样的天气,为什么这个老翁还要钓鱼?通过这个问题,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认知矛盾,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围绕着这个矛盾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介绍作者生平、创作背景、诗文表达中心思想、作者写作的手法等一列的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完成了全部的学习活动,也就找到了这个矛盾问题的答案。最后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拓展延伸。例如:当考试成绩不好时,你们心情是怎样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们是怎么调整自己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文本,了解作者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能促进课堂学习的迁移和延伸,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以文本情感为支点。文本是作者所抒发情感的载体,写作的目的往往是希望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叶圣陶曾说:“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情感的流露是一篇课文最感动人之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情感作为文本解读的支点,搭建教师、文本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披文入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孩子们在情感交流中解读文本,使他们有更深层次的发现和感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背影》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之间最感动的一件事,使学生明白父母为子女的付出是无私、伟大的,使学生与文本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真切地理解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在语文教学中,因材选法,找到有效的文本支撑点,才能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潜心研读文本,把教材吃透,以学生为主体,寻求最恰当的文本解读支点,优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卞嵩松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的切入点[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

[2]黄元虎文本解读贵在找准支点[J].教学与管理,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