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筠朝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歧视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就是某人或某个群体之间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引申到社会歧视便是社会领域内群体之间的不公平待遇。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方式往往会无视社会群体或具体社会成员的能力和贡献,并且总是先入为主和片面的对某些人或某一群体采取不公正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社会歧视是社会偏见这样一种不公正、带有否定性且排斥性的社会态度所印导致的。要想减少或消除社会歧视,则必须从社会偏见这种态度入手。
关键词:社会歧视社会偏见自我实现预言
当社会中的不同群体产生了差异,社会歧视就会难以避免的产生。然而在越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社会歧视也随之愈发多元化并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内。如何看待社会歧视则需要人们从深入了解社会歧视的产生的根源及其变化的过程,并最终找到减少乃至消除社会歧视方式。
一,社会歧视的定义
歧视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就是某人或某个群体之间就某个缺陷、缺点、能力以不平等的眼光对待。引申到社会歧视便是社会领域内群体之间的不公平待遇。这种不公平的对待方式往往会无视社会群体或具体社会成员的能力和贡献,并且总是先入为主和片面的对某些人或某一群体采取不公正行为。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社会歧视是社会偏见这样一种不公正、带有否定性且排斥性的社会态度所印导致的。要想减少或消除社会歧视,则必须从社会偏见这种态度入手。
如果说社会歧视是社会上某一群体针对某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否定的、排斥的社会行为的话,那社会偏见就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偏见要分为个人偏见和社会偏见,这两者又互相支持互相强化。如果说社会歧视这种行为有一个在其背后支撑的力量,那这个背后的力量无疑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偏见。
然而社会歧视和社会偏见又是需要区别开来的两个概念。
首先,社会偏见的不同在于偏见往往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即使是主观的否定性态度也不会被表现在行为当中。例如美国学者R·T·拉皮尔的就曽对此做过一项著名的调查:30年代初,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做了一次环美旅行。由于当时美国人对东方人持有普遍的偏见态度,拉皮尔和伙伴出发前认为很难得到旅店和饭店的接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在万余里的行程中光顾的184家饭店和66家汽车旅馆中只有一家拒绝了接待他们。但是6个月后他们对这些他们光顾过的饭店和旅馆进行了问卷调查后却发现,几乎每一家对“你是否愿意接待中国人?”这一问题都做出了否定的回答。这个调查就很好的说明虽然这些餐馆经营者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偏见,但是这些偏见都没有转变为实际行动,仅存在于这些人的头脑中。
而作为对比,社会歧视往往已经有社会偏见上升一种已经实际存在的社会行为乃至不公平的制度。默顿在研究美国的种族偏见时曾经指出,偏见态度与歧视行为有四种可能的结合方式:(1)非偏见非歧视者。(2)非偏见歧视者。这种人虽然自己没有偏见,但是由于社会尊严、政治立场、经济背景等原因支持歧视。(3)偏见非歧视者。这种情况下群体虽然没有产生歧视但是会因为偏见而只能勉强执行非歧视的政策。(4)偏见歧视者,也就是已经由偏见上升为有实际歧视行为的人。与之可以对应的是,从社会偏见在到社会歧视也可以分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从现有的实例来看,由社会偏见导致的社会歧视行为多种多样,小到日常生活中常常能见到的粗鲁语言、刻意回避和排斥,大到种族隔离,例如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乃至历史上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关押和屠杀---这种极端暴力的行为本质上也是由社会偏见所导致的社会歧视而最终引发的。
综上所述,社会歧视就是以社会偏见为心理根源的一种社会行为。虽然两者没有一对一的必然联系,有的社会偏见并没有转化为相对应的社会歧视,但是已经存在的社会歧视必定有其对应的社会偏见为心里根源。因此要深入了解社会歧视就必须先从社会偏见入手。
二,社会偏见的形成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人早已用精确而形象的语言对社会群体分化的现象进行了描述。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也就是同质性较高的人交往,对自己所属于的群体具有极高的认同感。但是当人面对与自己异质性较高的群体时,往往因为对彼此的了解不够而出于本能的对那些差异性大的群体产生排斥或者回避。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差异性较大的群体之间很容易越发的隔离和疏远,长期以往彼此之间也难以得到对方的真实信息,慢慢的因为没有真实信息的无知而产生偏见,就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无知而产生偏见,因为偏见而刻意回避,因为刻意回避而加深疏远,由此,不同群体间的偏见这种社会态度才会延续并且加剧。
对于这种社会态度的形成,西方心理学界的奥尔波特认为态度形成有四个条件:(1)经验的累积和整合,就是将许多类似的反应综合整合起来,(2)经验的分化,就是从多种多样不同的经验里对某一事物针对的形成特殊的反应,(3)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就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被迫的接受他人对自身有害的观点或行为(4)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即将所接受的观点和行为内化,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一部分。
根据奥尔波特的观点,社会偏见的形成过程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个人态度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奥尔波特所说的经验累积阶段即个人对某态度最初接触时形成的印象和态度。在这个阶段有两个经验积累的主要途径,一是个体儿童时期的生活经历。人处于儿童时期没有产生独立自主的态度,必须服从周围年长者的教诲并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这个时候如果成人有偏见的行为会给儿童留下原始的印象从而影响儿童日后的成长。二是个体在第一次接触某一事物时的感受,若个体与某群体第一次接触便发生了不愉快的经历,这种经历日后往往会形成个体对该群体的偏见。
(2)个人态度的强化阶段。个体在进入社会之后开始个体经验的认识与积累。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不仅将经验进行积累,更会将经验与原先的态度进行对比,若二者不相符合,这原先所积累的认识很容易被否定并发生改变。若是与原先的认识相符合,则该认识会得到肯定性的加强。如此一来,原先便存在的偏见就会得到肯定想的加强。
(3)群体意识的形成及对个人态度的再次强化阶段。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做产生的结果。在持相同态度的个体聚集之后群体意识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这种群体意识一旦形成便会对持相同态度的个体产生再次强化的作用,并且使得原先不明确的态度条理化、清晰化。对于社会偏见来说,一旦个体偏见形成社会偏见之后,往往会反过来对个体偏见有再次强化的作用。当这个社会群体范围扩大之后就会对周围的个体产生压力,经常会迫使原本没有偏见的个体不得不顺从群体的压力而表现出偏见。
(4)最后一个阶段是社会群体的偏见态度又通过阶段(1),又接近儿童的群体成员对儿童或个体的原初态度形成影响,造成儿童偏见态度的形成。至此,从个人偏见态度的形成到形成社会偏见到最后又重新影响到个人态度的形成,社会偏见的形成与延续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但是要注意的是,差异性并不是偏见的根源。偏见产生的真正根源往往是因为未能充分获取对方信息而盲目建立的片面乃至错误的认知。由此可见差异性只是偏见的起点,若两个社会群体能够在差异性面前直面误解充分沟通,偏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严格来说,社会偏见完全可以打上无知和傲慢烙印。
三,自我实现预言与“精神贫困文化”
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一旦社会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持有某种有主观倾向的看法并且按这种看法设置一些制度和规范,那么通常情况下,这一个体或者群体会真的慢慢向社会所认为的方向转变。自我实现预言在西方经过了近40年的实践,这一理论最著名的实验由罗森塔尔在1968年设计:首先,他们给一个中学的所有学生做一个IQ实现,然后告诉学生的老师一些学生IQ非常高,并让老师相信这样的高智商足以让这些学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事实上这些学生并非真正的高智商,只是被随即抽取而已。唯一的不同在存在于老师和别的学生的认知里。但是随后的实现结果却非常的惊人:那些被认为高智商的学生的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的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这实现里,研究者认为的原因有三个,(1)老师的期望值在不知不觉中给了这些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2)老师给了这些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料并让他们研究更难的学习内容(3)老师不自觉中给了这些学生更多的活跃机会。这个例子虽然被有些学者认为缺乏科学性。但是经过长期的观察证明了这一理论的实用性。
就社会偏见来说,自我实现预言同样适用。例如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种族歧视者在国家中处于优势地位,并处处贬低黑人。再加上长期的区别对待,黑人长期处于收入低,居住条件差的不利环境中。与此同时黑人还在教育上被处处排斥,导致黑人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在脏乱差的环境中更难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得黑人犯罪率高,不讲卫生,不务正业,这些又恰恰符合他人所不齿的受偏见的特征。这些特征最终又对持偏见者的态度产生了强化作用使得其加重并维持自己的偏见。最终导致黑人所受的歧视越发严重,这正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实现预言。
被歧视人群难以逃离被歧视的命运,不仅仅因为自我实现预言,还有贫困文化一同对弱势群体产生效用。这里的贫困文化不能单单用于描述穷困人群的社会现象,被歧视的弱势群体中发生的社会现象与贫困文化现象中所描述的非常相像,但是又有些许区别,个人认为可以称之为“精神贫困文化”。被歧视人群不一定在经济上处于弱势,但是由于长期的被区别对待和收到不公正的待遇,精神方面难以获得健康全面的进步,这种负面的精神状态通过“圈内”交流经常会得到加强而使得被歧视人群在人格上也产生弱势,长期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定势导致他们产生精神上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这最终导致被歧视人群难以自发的走出被歧视的阴影或获得外界的认可。
四,消除与减少社会歧视的对策与分析
1,加强对被歧视人群的宣传,劝说社会歧视持有者
社会偏见本质上可以认为是因为某社会群体对另一社会群体的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来自于另一群体片面的乃至错误的信息而形成的。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最好的办法即使采用两管齐下的办法,对被歧视人群进行宣传,将正确的信息传达给歧视持有者和偏见持有者以增加他们对被歧视人群的认识,改变他们从前以偏概全的片面性,对被歧视人群有更全面的看法,慢慢修正原有的态度。
2,加强被歧视人群与歧视持有者的沟通
社会偏见的产生往往可以打上无知与傲慢的标签。也是因为偏见和歧视持有者的无知与傲慢导致和加强了他们对被歧视人群的排他性,使得两个群体难以充分的沟通。而被歧视人群所处的弱势地位也是使得两方难以进行和平、公正、有效的沟通。美国白人曾经对黑人持有严重的歧视和强烈的偏见,以至于二战中美军仍然独立的黑人部队建制。但是二战之后的战争中,美国军队中的黑人白人开始混编,由此至少在军队中白人对黑人的偏见大副减少。由此可见两方的接触对消除偏见有着巨大的作用。
3,被歧视者的自强自立
对某群体的歧视与偏见并不能抹去被歧视群体实际上与常人无差别的事实。歧视他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态度。所以,要改变被歧视的命运,最根本的还是要从被歧视者自身抓起。例如黑人在现实中的确是智力低下、不讲卫生、素质低下、懒惰散漫,那他人对黑人的歧视与偏见会因为某些黑人的这些脏乱差的状况而不停的坚持和强化。如果黑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情况,通过改变自身来改变黑人脏乱差的现状,那很多偏见与歧视也会自然而然的不攻而破。
4,改变社会中不公正的制度与安排
歧视与偏见有些时候也不单单是因为群体之间的错误认知,例如中国古代对妇女设定的“三从四德”,就是对妇女的一种极大的歧视,但是由于符合当时持有某些利益集团的“大男子主义”而最终形成了种种不公正的行为和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一旦产生就维护着一部分人的利益,这部分人就会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来一同对抗被歧视者。由于被歧视者处于弱势的地位,自己的力量往往很小,要靠被歧视者自己和成熟强大的歧视者利益集团斗争来获取平等权利在今天的社会依然会有不小的苦难。政府等机关部门如何在制度上和法律上如何帮助被歧视者对抗歧视持有者并维护被歧视群体的利益也是当今社会不可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家亮.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歧视[J].思想战线,2005(5)
[2]黄家亮.论社会歧视及其治理——一个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季筠朝(1989.10-),男,浙江义乌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3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发展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