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向分析

/ 2

现代电视传媒的发展趋向分析

宁雅欣辛婧轩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116034

20世纪是传媒革命的飞跃时期,从电影、电视到多媒体、网络,加速的变革使几千年书籍文字传媒的前景正被不断翻新的电子传媒遮蔽。人类在20世纪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但在此期间存在的诸如急功近利的表现形式和浮躁模仿的心态等问题也不可忽视。要建立21世纪健康的电视,就应当倡导在文化品格、创造意识、沟通形式上有深刻的认识。

一、树立独特的文化品格

电视是传播媒介,大众的需求是它的命脉,赢得观众的青睐、提高收视率、争取大量的广告客户,自然是电视传媒的首选。但电视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有多少传媒人真正想到过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品格对电视长远发展的意义!应当承认,当今的电视节目已相当丰富多彩,电视人为了创新出彩,费尽心机。尽管厌弃陈规旧套、企求新颖悦目的节目已成为创新的动力,但急功近利、浮躁模仿终究难以造就动人的精品,仅有形式之奇不会留住观众。如今有的电视一味追求娱乐效果,有人还主张电视就是娱乐,当娱乐成了全部目的后,电视就开始失去它的价值。事实已经提醒我们单纯形式化的娱乐追求未必有良好的效果,形式创新的依据应当是内容的需要。事实还告诉我们,电视迫切需要在文化内涵的培植上下工夫。娱乐不可能成为电视观众的全部需要,文化的需求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电视节目的种类很多,新闻性节目与文艺类节目不同,教育性节目和生活娱乐性节目也有别,不可能要求具备一样的内涵,但让它们都显示各自的特性,从中凸显出“意味”则是文化内涵的基本要求。人类对前景的探求,百姓对现实的询问,历史对过去的思索,都是文化的某种体现。好的电视作品是既能吸引观众,又包含人类崇高的精神因素,优秀的电视作品因为散发着思想的光辉和创作者人格的魅力,即便朴实无华也会流露出摄人心魄的内在诱惑力。我们倡导电视成为文化的载体,首先电视自己就要树立起文化的品格,真实的表现、真挚的情感、真诚的人物,足以抵消花哨的形式卖弄甚至巨资营造的荧屏奇观。

二、要强化创造意识

电视必须增强创造力。在21世纪更为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强制功能必然减弱,主动寻求越发增强。但细细想来,电视媒介总是主导的,而观众也总是被动依赖的,在这里传媒的关键实际是要更为主动地创造,以引导观众的情趣、兴趣。创造意识要打破常规,积极寻求视听热点。譬如在各地电视台还沉溺于晚会铺天盖地的热情中时,湖南台及时看到了退潮的前景,把千篇一律的综艺节目变化为参与感强、游戏成分浓厚的新型节目《快乐大本营》,造就了视听奇迹。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诗歌散文》栏目,把文学用电视艺术的手段加以编排,在极其静谧、诗意的画面中,演绎出动人的艺术境界,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欣赏效果。创造意识要突出电视优势,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譬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实话实说》,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前沿,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用事实说话,讲述老百姓身边的事,造就了独特的风格,至今为人称道。创造意识要独创品牌,另辟蹊径,同样是体育节目,《足球之夜》就风靡全国,它的体育分析深深抓住了球迷的心,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

三、要完善沟通形态

在衡量电视和观众的关系上,无论观众还是电视媒体都同样重要,需要完善的则是二者的沟通形态。当传媒既不把自己放在被动之位,又时刻挂念观众心态时,传媒和接受者就是互不可分的一体之物。作为传播媒介,电视理当把大众需求作为自己的节目标尺,如果百姓失去兴趣、引不起社会关注,电视的节目生命力就会自然丧失。把视角放在百姓的喜怒哀乐上,迎合他们的心理需求,是电视工作者理当具备的素质。它使我们的电视真正成为百姓的生活伴侣、家庭的重要成员。电视要面向大众、电视节目要适应国情民心,这当然是定位的基础;具体节目的品位、表现方式要针对何种对象,这是定位的要义。节目的定位是电视人文化教育学识的定位,是编导者新闻素养的具体体现,一味趋众不会真正赢得受众的好感。电视台要生存应以符合百姓口味为目标,但电视台也要提高节目品位,确立品牌定位,如果没有自己的明确定位,一味地跟随潮流,也将会失去生存条件。

沟通形态包括强化栏目意识、建立约会习惯、明了雅俗分流、贴近参与本质等内容。

电视栏目化已经成为共识,栏目实质是沟通的无形契约,它首先把观众与电视放在平等的位置,尊重观众的主动选择权。同时也符合电视自身的独立价值,从栏目化进而到分频道方式已成为现实,于是受众的选择得到尊重,个体(某类群体)的爱好更为凸显。这无疑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栏目化的意识实质是建立了传媒与对象的合作关系。

栏目化连带而出的是电视和观众彼此之间的“约会关系”。栏目的固定化从表面上看,是和观众约好时间和内容,但其实质是情感相约。电视人必须把建立更多稳定的约会习惯作为自己有目的的创作目标。

四、网络媒体播出电视剧的优势

从传统媒体的有限信息到网络媒体的海量存储,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输到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从传统媒体的定时出版到网络媒体的随时更新,数字化、网络化的浪潮继续席卷全球,世界越来越像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当今,网络媒体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产物,它涵盖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声音传播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了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大融合、大发展,最大化地满足了受众的视听需要,而对于受众而言,在网络上观看电视剧,他们则享受到便利、时效,自由、持续、针对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属性。网络传播手段的出现,不仅为电视剧的传播和接受拓展了新的途径,也为电视剧未来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时空。

网络电视剧的传播与传统的电视剧的传播活动有着许多质的差别。传统的电视剧传播采取“点到面”的传播方式,它以电视剧为中心,向四周把信息辐射给广大受众。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有着巨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充分地体现了受众的主体地位,也符合人类的视听和思维规律。随着网民的增多,人们渐渐接受这种新的电视剧传播途径,它不仅改变了人们接受电视剧的方式和心态,也对传统媒体的播出方式提出了挑战。电视剧的传播依托互联网自身拥有的巨大功能,以其独具魅力的连续性,自由性,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迅速“杀入”传媒领域并逐渐立稳脚跟。新兴网络传播方式的出现,是对传统影视传播方式的一次全面的、根本性变革,它的优势决定了其将在信息传播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并对电视剧的传播、生产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雅俗分流的趋向也是电视传媒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电视的大众媒介性质,固然决定要把拥有最为广泛的观众群作为追求的方向。但时代发展的现实和电视观众的不同需求加速了观众的分流状况。雅俗分流的获益者是观众,得利的也是不同欣赏需求的对象。这是电视的发展进步。电视人应当注意的是,很快遇到的问题将是人们更加挑剔的口味和更为专一的要求。

21世纪的传媒依然会以电视为代表,对于迈向新世纪的人们而言,对电视提出更多更为迫切的要求,不是苛求,实际上,电视传媒自然也需要为人类的健康文明生活做出更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