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急性心衰综合症的急诊评估和治疗陈光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1

成人急性心衰综合症的急诊评估和治疗陈光亮

陈光亮

陈光亮

(三穗县中医院急诊科贵州三穗556500)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的急诊评估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生命指征、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心搏出量等指标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虽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压通气结合常规治疗能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急诊评估;治疗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414-02

急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危急重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的特点,以心源性肺水肿为常见的病因[1],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导致病情快速发展并引起死亡。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评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急诊医师学院发布的《成年人急性心衰综合征的急诊评估和治疗临床策略》[2]。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在55岁到76岁之间,平均(63.6±2.1)岁。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7例,合并肺心病的患者8例,合并心肌病的患者6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9例。其基础疾病的病程在5年到18年之间,平均(8.9±1.2)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患者的年龄在54岁到76岁之间,平均(64.3±2.2)岁。其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17例,合并肺心病的患者9例,合并心肌病的患者4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例。其基础疾病的病程在5年到17年之间,平均(8.8±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病程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法,包括镇静、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以及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治疗。

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吸气压和呼气压的起始分别为为8cmH2O和5cmH2O,设定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2-18次之间,吸氧浓度在40%-60%之间。

1.3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生命指征(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中心静脉压CVP、心搏出量SV)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心搏出量等指标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虽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3。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指的是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或加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3],以缺血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等)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如:血压异常升高或下降、心率加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包括镇静、吸氧、利尿、扩血管等内科方法,但临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本文分析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患者的生命指征、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指标等常见临床指标,并将其与常规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可见其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既弥补了鼻导管吸氧无法迅速提高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效果差的情况,又降低了因气管插管有创治疗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宜兵.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成人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31(9):96-97.

[2]杨双雨,张新超.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的急诊评估和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4):362-363.

[3]李东峰.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