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统计分析及院外健康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统计分析及院外健康指导

房明明

房明明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1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健康指导受检者,给出合理的生活建议。方法:对体检筛选出的81例肝血管瘤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参加体检的3029例人群中检出肝血管瘤81例,检出率2.67%。其中女59例,检出率1.94%,男22例,检出率0.73%。30岁以下13例,检出率2.74%,30岁~60岁51例,检出率2.67%,60岁以上17例,检出率2.64%。结论:B超对肝血管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符合率,其快捷、无创等优点便于临床给出相关院外指导意见。

【关键词】肝血管瘤;B超;诊断分析;院外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9-0249-02

肝血管瘤(HepaticHemangiomas/Liverhemangioma)是肝脏的良性肿瘤,恶变甚小。大多数属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女性多发。可见于肝脏任何部位,常位于肝包膜下,以肝右叶居多。多为单发、亦可多发[1]。绝大多数无症状于体检或门诊腹部B超发现,肿瘤较大可出现肝区不适。如有增大至出血可能,宜引起重视,尽早治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我院体检科2015年某工厂参加体检的3029例员工中81例肝血管瘤患者,男22例,女59例,年龄28~76岁,平均52岁,病例部分经CT增强扫描、部分MRI扫描、部分经肝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并随访3年以上。

1.2检查方法

采用GEHeathcare-LOGIQC9Premium、PHILIPS-HD6、SonoScape-S2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凸阵型探头,探头频率设定3.5MHz,清晨空腹检查。取仰卧位、左侧卧位常规超声探测肿块的位置、外形、大小、数目、边缘、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块内部及周围血流分布情况。必要时嘱受检者深吸气扫查右膈顶盲区。

1.3诊断标准

肝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超声医学》[2]和《超声诊断学》[3]。其声像图表现如下:

1.3.1二维超声

(1)边缘肝血管瘤边缘回声增强是其特征表现,与周围肝组织区别明显,称“浮雕”征。边界可光滑亦可呈毛刺状,可有管状结构延伸入内,称“边缘裂开”征。肝血管瘤无包膜,其周边亦无低回声环围绕。

(2)内部回声分为四型

a.低回声型:形态多呈类圆形、类三角形或欠规则形,一般境界清晰,内部呈低回声,分布欠均匀,后方回声有一定程度增强。

b.等回声型: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回声接近,较粗,境界清楚,后方回声无增强。

c.强回声型:多见于30mm以下的肝血管瘤。内部回声均匀增高,间以细小暗点。

d.混合回声型:多见于较大肝血管瘤。内部混合高回声、低回声或无回声,通常为出血、坏死或血管栓塞后表现。境界清晰,后方回声稍增强。

1.3.2多普勒超声(CDFI)

肝血管瘤内部血流丰富,但因其血流速度慢,多数肝血管瘤内部CDFI探及无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如有血流信号,则一般出现在肿瘤的边缘,呈斑块状或短棒状。

1.3.3鉴别诊断

虽然肝血管瘤有其特征声像图,但低回声型和混合性回声型肝血管瘤容易与肝囊肿、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超声图像相混淆,易引起误诊。(1)肝囊肿多圆形或椭圆形,内可见分隔。壁薄、光滑,可有侧壁“回声失落”、后壁回声增强现象。囊内无回声,透声好。(2)肝脓肿壁厚不均匀,内部回声在不同时期可呈高、混合性、低、无回声区。肝脓肿因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不难与肝血管瘤区分。(3)原发性肝癌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规则,可见宽窄不一的晕环,但缺乏连续性。内部多为强回声,分布不均匀,有时可有瘤中瘤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及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可测及肝动脉及门静脉血流。实验室检查AFP阳性可进一步帮助诊断。因此在超声检查中,应多切面观察肿块性质,同时询问病史结合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行CT、MRI等影像学检查辅助判定,以减小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2.结果

在81例肝血管瘤受检者中,瘤体直径范围6mm~75mm,73例单发,占90%以上,6例位于肝左叶,余均为肝右叶,65例为强回声,占80%,1例低回声,11例等回声,4例混合型回声。

定期随访81例受检者,简单询问病史,制作以下表格。

3.讨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做定期体检。因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较高检出率,超声已作为临床诊断肝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肝血管瘤的形成原因与肝内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有关,也与雌激素水平有关[6]。现对该厂3029名员工体检出肝血管瘤的检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女性肝血管瘤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此外肝血管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但是30岁以下的发病率稍高于30岁以上的发病率,这说明肝血管瘤的发病已愈来愈低龄化,这跟饮酒、吸烟、熬夜、饮食结构不合理、工作生活压力大等有很大关系。

肝脏负责管理身体的气、血、水流通。情绪、睡眠、药物、饮食等均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饮食习惯不良和情绪不好是造成肝血管瘤的两大重要原因。经常吸烟、饮酒,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会伤害肝脾引起血瘀、气虚而加快肝血管瘤的生长;长期生活在愤怒、抑郁、紧张的情绪里,也会造成情志内伤。[4]肝脏是人体最强的解毒排毒系统[5]。如果肝脏长期负荷工作,比如大量饮酒、抽烟、熬夜、暴饮暴食,大量的身体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这样会加快加深对肝脏的损害。因此建议肝血管瘤患者平时要戒烟戒酒,少食油荤,养成有规律的早睡、早起等良好生活习惯。

肝血管瘤的预防主要要尽量避免引起瘤体增长的因素。首先要保持心情通畅,遇事不可大动肝火。其次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七八分饱为宜。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可错过人体的“美容时间”(晚11时到凌晨3时)。锻炼身体以低强度运动幅度为宜。最后要减少伏案时间来增加肝脏供血供氧;减少剧烈动作防止腹压增高瘤体破裂出血而危及生命。

肝血管瘤一般与生俱来,且生长缓慢,往往长到一定程度才被发现。所以肝血管瘤患者不必恐慌,平时多关注院外健康指导建议,定期半年做一次超声检查即可。对于肝血管瘤超过5cm并伴有症状者,可考虑就医治疗。

表1不同年龄人群肝血管瘤检出情况

【参考文献】

[1]姜玉新,王志刚.医学超声影像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4-146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上册[M].第六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824-826

[3]钱藴秋.超声诊断学[M].第二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321

[4]吴薇,吴迪.B型超声对肝血管瘤早期诊断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93

[5]黄志璇.超声诊断在肝血管瘤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38

[6]罗凌云.彩超检查肝血管瘤58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9):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