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362600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一、贯穿成线引领思维方向
蔡元培先生说过:“知识犹如满地的散钱,求知者须找一根线,将一个一个的小钱捡拾成串,渐渐地就会成为知识的富翁”。数学思维方向就像是一根绳,将博杂纷繁的知识,经过思维的贯串可以整理得有条有理,学生就能找到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除法”一课时,我通过旧知引出新知,用以前学过的“平均分”的知识来唤起学生,一步步地深化学生的认知。将类比的数学思想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清楚地意识到本节课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类推,这样学生能用类推的方法找到突破口,进一步感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精准定位把握思维核心
数学思维起点是指学习和认知新的数学知识时已有的相关知识与能力,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起点是使学生思维能快速达到最近发展区的有效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新知探究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利于学生把新知内化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例如:在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一课时,我出示如下的题目:
(1)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一条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多少米?
学生列式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算式结果的表示(0.3=3/10,0.6=3/5),学生发现算式结果虽然形式不同,但是结果却是相等的。此时,我因势利导,引出课题。同时又抛出问题,怎样可以比较快地把小数化成分数呢?转化的依据是什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逐步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促进了思维不断地深入,学生就能获得了能力的提升。
三、引导思辨提升思维深度
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或总结,而是针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省、思考和分析。学生经历数学学习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辨,让学生从学习活动中提炼出一些学习经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让学习有深度。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要求学生把数学课本附页1的样图剪下来制作成长方体。通过这样的设计,从平面到立体,从二维到三维,既能刺激学生产生好奇心,又能唤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产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在自主观察与思辨中理解了表面积的意义,学生也会对自己的验证结果记忆犹新,为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推理论证巧设思维梯度
教育家米山国藏认为:数学知识并不是拿来死记硬背的,而是要通过反复实践应用,将其精髓的思想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其中包括数学研究的方法、策略等,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应用,从而培养自己的数学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立足思维,带领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入手,思考数学概念当中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补充和修正自己的已有认知。
比如:在教学“密铺”一课时,首先呈现了装修时常见的瓷砖的铺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这些平面图形在拼的时候有什么共同之处?从而让学生明晰密铺的含义: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是密铺。接着,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将剪好的三角形或四边形拼一拼、摆一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在用三角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它们与这种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什么关系?在用四边形密铺的图案中,每个拼接点处的四个角与这种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运用观察、类比等方法进行推理和归纳,在猜想和验证中发现图形的密铺与图形之间有关系,将显性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从而使数学的定理、概念、法则得到了有效的建构和认知,帮助学生建构了数学思维,培养了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
总之,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学科中主要体现在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维,数学学习才能轻松、快乐!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才能找到落脚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