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1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马贵荣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临床效果,得出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可起到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血管隧道技术;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257-02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中较严重的类型,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治疗以及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收集我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1月20日收治的30例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21日期间收治的51例单纯使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51例,男性40例,女性11例。年龄13~78岁,平均(46.6±12.3)岁。实验组患者30例,男性27例,女性3例。年龄18~89岁,平均年龄(48.7±1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单纯使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以及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治疗。同时在护理方法上,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如下护理:

1.2.1院前急救护理我院急诊科已经和120急救电话进行了联网,并且通过联网的手段建立起了预警终端。在患者从病发地到急诊室的这段时间,急诊室中的工作人员可以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当患者进入到了急诊室后,可对其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

1.2.2入院急救护理

1.2.2.1保持呼吸道畅通进入到抢救室后首先要注意到保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另外需要观察患者口鼻部位是否出现了分泌物以及呕吐物,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将其清除[2]。若患者呕吐,头需要偏向一侧,避免出现窒息情况。若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症状,立即对其实施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治疗。

1.2.2.2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患者的主观意识实际上是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另外也需要观察患者瞳孔大小以及形态,通过这一方法可对患者是否出现了脑疝以及颅内压进行较为有效的判断。

1.2.2.3并发症护理本次研究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损伤情况的观察,并注意到患者是否出现了休克症状。一旦休克,可立即为期开放静脉通路,并给予扩容以及林格氏液的输血治疗[1]。如有必要,也可以为其进行颅内压以及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避免出现颅内高压导致的脑部组织肿胀以及血肿等症状。

1.2.2.4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性护理应激性溃疡对患者的伤害极为巨大,临床需对应激性溃疡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症状的详细观察,一旦出现了应激性溃疡的前驱症状要及时的报告给主治医师,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性治疗。

1.2.3转运过程中的护理在转运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护送检查,在搬运时也需要注意到保护患者头颈部位,尤其是要避免出现颠簸等情况。若患者发生呕吐,可立即将其头部偏向一边。而在转运时,手术室中可以做好相关准备。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并且基本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好转,但没有完全消失。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若最终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以及恶心等症状,同时患者昏迷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会在6个小时以上。因此,重型颅脑损伤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以及护理非常重要。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血管隧道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在治疗时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治疗安全性也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季文英,项贤美,张青丽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1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