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平主任防治脑梗临床经验举隅

/ 2

张立平主任防治脑梗临床经验举隅

张世兴张立平

张世兴张立平(大理州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大理671000)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449-02

张立平主任是云南省第二批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三代名医之后,从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现将张立平主任对脑梗的防治经验介绍如下。

1对脑梗的认识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风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已明确认识到中风是与脑血管等功能障碍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脑血流供应来自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脑血管疾病是脑部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类,其中可干预的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史,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酗酒、吸烟,椎动脉炎等;不可预防的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张立平主任对可预防性因素中TIA,动脉源性、脂肪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早期防治糖尿病(糖尿病对血管危害大)等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下文将逐一介绍。

2注重对脑梗的防治

2.1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内径窄狭,以及颈椎退变造成椎动脉行走迂曲,产生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是造成脑梗的主要原因之一。注意对颈椎病的防治,能有效预防脑梗的发生。我科有一病例男性,36岁,平素体健,由于外伤肋骨骨折,上午在家侧卧位看电视,到中午时出现脑梗。其脑梗发作就与长时间侧卧,对颈椎动脉形成挤压有关。脑梗多数发生于夜间或静止休息时,病人多于晨起时发现偏瘫,其原因与夜间血液流变有关,与颈椎病有关,故平时要治疗颈椎病。防治颈椎病特别强调平时的体位及睡姿,注意颈部保暖,睡前不洗头,以防头发潮捂在颈部引发头颈痛发作,使用马鞍形颈椎保健枕,头后仰符合颈椎生理曲度,颈肩肌得到充分放松和休息。已经发生脑梗后以往只强调对肢体四肢的功能位摆放,没有注重对颈部的姿势摆放,颈部正位稍微头后仰姿势不仅能改变脑部供血,而且有利于脑中风尽快恢复,对后期防止颈肩综合症也有效。

2.2防治眩晕

眩晕在西医为一种症状,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可分为前庭系统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后者大多由心血管疾患引发,能诱发脑梗。眩晕发作的病因其一是虚致脑失所养,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脑失所养;二是痰致清窍受阻,痰阻于经脉,气血运行失常,痰浊上蒙清窍;三是瘀致气血不畅,在明代,虞抟认为“血瘀致眩”,杨仁斋在《斋直指方》中写到“瘀滞不行,皆能致眩。”张璐指出:“胸中有死血作眩。”清代唐容川对瘀血致眩的病机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通;血与水本不相离,血瘀必然导致水结,结之邪聚于脾胃,上扰清窍,则头眩作矣。故眩晕根本在此血水之瘀结。”故有“无瘀不作眩”的说法。治疗常选半夏白术天麻加减,化痰除湿,活血通脉治疗[1]。张立平主任认为眩晕不管痰浊,血瘀或血虚都与郁滞相关,治疗中在化痰祛湿,活血通脉或补血气的基础上酌加理气药青皮、佛手、木香、枳壳、郁金、川栋子、旋覆花、乌药、柴胡等为佐药,以理气开郁,因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随气运,气顺能解诸郁。为达到目的,如用理气药可以促进加强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常有事半功倍之效。

2.3重视高脂血症,防治血液粘稠

高脂血症,血液粘稠,最终发生脑卒中的概率会显著增加。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于2005年颁发了全球统一的代谢综合症的工作定义及诊断标准。标准规定中心性肥胖,加上以下任意2项:三酰甘油>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C男<1.03mmol/L,女<12.9mmol/L;血压>130/85mmHg;空腹血糖≥5.6mmol/L,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症。标准中把中心性肥胖作为诊断代谢综合症必须的危险因子,这相当于承认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是目前导致代谢综合症人群最根本致病原因,最终很易在心脑血管方面发生“卒中”危险[2]。目前,化学降脂药防治高血脂症的利弊尚无定论。一方面许多化学降脂药可引起肝损伤,加重了肝的代谢负荷;另一方面脂肪肝患者本身存在肝功能损害,各种化学药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中医中药防治高脂血症有良好的前景。张立平主任认为高脂血症病因与饮食不节,过食油甘厚味,久坐久卧,体态丰盛或药物所伤,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痰浊内蕴,病理基础与痰、湿、瘀积有关,病位在肝脾胃,治疗以健脾化湿,活血通瘀,通腑排毒。张主任治疗首重辨证,善用疏肝健脾法,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选用黑芝麻、虎杖、山楂、草决明、丹参、荷叶、泽泻、茵陈、绿豆、三七、茯苓、何首乌、螺旋藻等降脂药,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2.4治疗早期高血压、防治脑梗

未病先防,以病防变,这是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高血压病颇有中风之虑,如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则可大大减少中风的发生。中风先兆指征:凡年过半百、单或双上下肢发麻、面色潮红如醉状、伴见头目眩晕、头重脚轻、身体不稳、唇舌发麻不灵、语言不清或善忘失语等,见上症多有中风之变。张主任贯通诸家之说,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是气弱血乱,上盛下虚。因气不摄血则血必乱,乱则逆矣。血逆不足以养肝肾,则阴虚相火妄动而生风。张主任自拟益气潜阳平血汤,治之甚效。

菊花10g夏枯草10g当归20g郁金20g生黄芪30g赤芍15g珍珠母(先煎)30g五味子10g酸枣仁20g佛手15g甘草6g

3对脑梗的分期中医特色治疗

3.1注重脑梗早期康复介入治疗

早期的肢体功能位放置及针刺,醒脑开窍及肢体语言训练,临床观察确有后遗症少,病情恢复快的特点。

3.2安宫牛黄丸应用经验

对湿热内积,大便秘结中风神昏或胡言乱语血压高,高热者应用安宫牛黄丸到宿便顺通排泄后,上述症能迅速改善。通腑排内毒素,有效降低血氨对脑的影响,救治肝性脑病已被现代医学证明。

3.3循序渐进康复训练

康复中调动病人的顺从性和自立性训练,按康复规律循序渐进训练,能取得长期最佳效果,以上仅是一些有特点的见解,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熊瑛迦,贾秀兰.治疗眩晕临床经验.云南中医杂志,2009,30(6):1-2.

[2]张玲霞.脂肪肝与代谢综合症——防治及用药指南.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