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50088)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5-0458-02
【摘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有关T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学说有微栓塞,脑血管痉挛、狭窄或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TIA最主要的原因。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和颅内大血管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动脉微栓塞、血流动力学危象、血管痉挛、血管的机械性梗阻等,导致了脑神经元的代谢需求与局部血液循环所能提供的氧及其他营养物之间骤然供不应求,从而导致血液异常,表现出相应症状。
【关键词】脑缺血短暂性护理措施
护理评估
1.健康评估
询问患者病史及起病原因,如患者发病季节是否为秋冬季节,发病年龄是中老年,发病前是否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疾病?发病前是否摔倒过,双眼是否出现视物不清,发病时有无一过性的神志不清,发病时间是否很短(几分钟)。多数患者病前有基础疾病。
2.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
TIA的发作好发于中年以后,50~7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突然,历时短暂,症状和体征出现后迅速达高峰,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数小时,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而无后遗症。各个患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常按一定的血管支配而反复刻板地出现,多则一日数次,少则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发作一次,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发作较频繁。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临床症状比较。
3.诊断性检查评估
(1)CT和MRI多数无阳性发现。几天后MRI可有缺血改变。在TIA发作时MRI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可显示脑局部缺血性改变;SPECT和PET检查可发现局部脑血流量减少和脑代谢率降低。
(2)经颈、颅多普勒超声(TCD)是利用超声反射的频移信号组成的灰阶频谱,来提供脑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资料的技术,检查可发现颅内大动脉狭窄。
(3)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是评估颅内外血管病变最为准确的诊断方法。通过导管或穿刺针将含有碘的显影剂注入选定的动脉或静脉,把需要检查部位的影像数据分别输入电子计算机的两个存储器中。随即给予减法指令,电子计算机将从造影后的数据中减去造影前的数据。经模-数转换系统成为只显影血管影像的减影片图像,消除周围软组织和骨质等干扰。根据对比剂注入动脉或静脉的途径不同,可分为动脉DSA和静脉DSA两种方式。目前,以动脉DSA常用。
(4)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
1)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由于颈动脉窦受压、股动脉压迫止血,颈动脉窦冲动抑制交感神经元并降低外周血管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导致全身血压下降;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也可能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造成心动过缓。造影后低血压可能是由于对比剂扩张外周血管和抑制心肌收缩共同作用所致,患者常伴有恶心和呕吐,但与一般休克征不同,其四肢温暖,且对补液治疗反应较佳,仅少数患者需加用缩血管药物治疗。
2)过度灌注综合征:过度灌注综合征是造影术后常见且严重病症之一,常表现为头痛、局部性和(或)全身性震颤,严重者可出现治疗侧脑出血。故在临床护理中应及时观察相应症状、先兆表现等,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等变化,将平均动脉压控制在基础血压水平以下10%~20%。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
3)急性脑梗死:术后脑梗死常因栓子脱落、栓塞致支架内血栓形成而造成,在护理时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言语及肢体活动等情况,加强巡视,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为溶栓治疗赢得时机。
4)脑血管痉挛:颈动脉分叉上方的颈内动脉对机械性刺激非常敏感,在介入治疗中,当颈动脉极度迂曲的情况下,支架远端对血管弯曲处的刺激常导致血管痉挛,带来严重后果。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询问有无头痛、头晕等症状,有利于判断脑血管痉挛是否存在,为配合医生处理,积极做好准备。一般临床对血管痉挛常规采用预防性用药,通常以尼莫地平1mg/h微泵推注,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速度及监测血压的变化。
5)对比剂肾病:对比剂在药物中毒所致的肾功能不全仅次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常以血肌酐升高大于或等于20%~50%为标准,可引起血尿、蛋白尿、少尿等情况。因此术后指导病人多饮水,遵医嘱予以补液治疗,以利对比剂从肾脏中排泄。同时应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腰酸、腰胀痛的症状,有无全身水肿等,并观察尿色、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液量。协助医生定期监测肾功能。
6)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由于术后患肢制动、穿刺处加压包扎、血流缓慢等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如出现肢端苍白、腿刺痛、麻木、皮温下降,则提示动脉血栓的可能。因此,护理中应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穿刺侧肢体温度和色泽,加压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既要达到止血的目的,又要避免血栓形成。
7)出血的可能:术中、术后常规使用抗凝药,对于凝血功能差的患者极易引起出血。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变慢等颅内出血、颅高压等症状。还应密切注意有无局部出血倾向,观察有无鼻出血、齿龈出血、大小便颜色及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等。协助医生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和血生化。
(5)其他血生化检查血液成分或血液流变学检查。
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1)注意患者主诉,准确观察发作时神经缺如症状的特点、时间,如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无力加重等表现,及时通知医生给予药物处理。
(2)完善护理记录,观察不同系统TIA发作的特点、发作频率、神经缺失症状是否加重等,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2.安全护理措施的实施
(1)使用警示牌提示患者,贴于床头呼吸带处,如小心跌倒、防止坠床。
(2)楼道内行走、如厕、沐浴有人陪伴,穿防滑鞋,卫生员清洁地面后及时提示患者。
(3)呼叫器置于床头,告知患者如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表现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7.
[2]周红,江华容,秦莹,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4-65.
[3]王拥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概念.国外医学因管分册[J],2005,13(2):81-88.
[4]苏亦然,翟玉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至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误诊医学杂志,2009,9(12):2809-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