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泗阳实验初级中学朱新宇
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不健康、消极甚至对抗的课堂气氛则会成为课堂上师生共同的心理负担,甚至会使课堂走向低效。
如何营造和谐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课堂的民主性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是教师和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的阵地,所以课堂的民主管理对高效课堂的打造有着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与课堂气氛密切相关的,也是课堂是否高效的切入点。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由于性格、学识、经验诸方面的差异,往往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大胆泼辣,有的小心谨慎;有的主观武断,有的民主随和;有的简单粗暴,有的耐心细致;有的亲切热情,有的严肃冷漠。所有这些,我们不妨概括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民主型、随意型。
专制型的主导方式是课堂上完全由教师说了算,根本不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强制学生执行教师单方面的决定,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否则学生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主导方式往往会使学生既害怕又反感,敢怒而不敢言。表面上的顺从是这种主导方式下最常见的学生行为,教与学脱节是这种主导方式的共同特点。与专制型主导方式相反的是随意型的主导方式,在这种主导方式下,教师采取的是一种被动的不介入的姿态,课堂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允许学生愿所欲为,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组织、无结构的放任自流状态,实际上是放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这两种主导方式都错误地理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无法谈及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
民主型的主导方式同以上两种有着根本的区别,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要求、方法和步骤都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并且能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不断反馈的信息随时加以调整。因此,教师讲授时,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组织讨论时,学生能畅所欲言;启发思考时,学生都能全神贯注。课堂里,听到的不是教师的呵斥,而是循循善诱的启发诱导;看到的不是僵局和苦恼,而是师生之间心领神会的微笑,真正做到了民主和谐,其乐融融。
二、真情关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一般来说,课堂上行为的情感性比较强,而理智性则相对弱些,对那些与他们“合得来”、关心、爱护他们的教师的教学活动,往往乐于积极配合,“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平时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同学生扩大接触,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样,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以至于亲密无间,教师的表扬,学生会以为是鼓励,教师的批评,学生会体会到爱护,教师的一切教学手段都将化作学生求知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会以为是哄骗;批评,学生则以为是整人,从而造成对抗情绪,破坏课堂气氛,影响课堂教学绩效。
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经历、成熟程度、认识水平和品德修养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有些课堂行为从教师的角度看,简直是不可思议,但从学生的角度看,则完全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如果教师总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情感,习惯于向学生提单方面的要求,动辄批评指责,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给学生造成认识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以及课堂行为,随时都能从“假如我是学生”出发去思考和行动,做到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教师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教师的昨天,学生犯错误时的心情,教师通过自己当年犯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得更具体一些。”如果教师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对所谓“不良”的课堂行为多一份同情、理解,并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必将有助于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营造。
三、厚爱每一个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之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诸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导致某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厚此薄彼,甚至对某些所谓差生进行讽刺、挖苦以至侮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必须坚决克服的。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以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等于否定了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尊重所有的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满怀期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说话,而不是偏爱一部分,嫌弃一部分,才能获得所有学生的尊重,从而使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密切地配合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从学生的角度看,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赏识,而讨厌教师的厚此薄彼、偏袒不公。如果教师能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深刻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都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值,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感受到,必然会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激发学生个性化特征的产生,从而主动地与教师合作,促使高效课堂气氛的形成。这一点已被无数的教学实践所证实。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从其个性中找到其自信,通过其自信找到其发展的平台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在这种情况下,高效课堂的气氛会得以形成,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绩效会得以提高。
四、品高学深,体现教师良好的素质
教师高尚的品德具体体现在职业道德上。首先,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能为人师表,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模范的行动去教育和感染学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是教师品德最严格的评论家,他们密切地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这正如列宁所说;“教师每天都仿佛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视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于也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使他们密切配合、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学识深广,精于教学艺术,这也是营造和谐和课堂气氛的关键。一般来说,深广的学识又是研究教学艺术的前提与基础。笔者曾对课堂“冲突”的情况做过调查,结果表明,有80%以上是由于认识上的“分歧”所导致。由于教师学识上的原因,在学生课堂质疑时,不能循循善诱地给予解答,甚至以“师道尊严”去压服学生,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不断增长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样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