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湖泊渔业及其资源增殖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我国湖泊渔业及其资源增殖概述

熊学全

玉溪市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管理中心

【摘要】在淡水水质上,我国对于全球范围来说,是存在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湖泊占了我国淡水水源的绝大部分,水域占地面积大约1亿多亩。在1975年我国的湖泊渔业发展较快,在全国淡水水域的渔业产值占用7.3%,单产也较为可观,大约16斤每亩。

【关键词】淡水湖泊;渔业;资源增殖

前言

我国一直存在着较多数量的湖泊。据研究表明,我国存在有2800多个天然湖泊平均占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总加起来湖泊面积有80000平方公里。我国共有五大著名湖区,青藏高原湖区的湖泊占地面积有30974平方公里,在国内湖泊面积的比重是37.2%;东湖平原淡水湖区,占地面积有22161平方公里,占总比重是27.4%;蒙新高原湖区的占地面积是20135平方公里,占总比重是25%;东北平原湖区,占地面积是6037平方公里,占总比重是7.5%;云贵高原湖区,占地面积是1188平方公里,占总比重是1.5%。

一、我国湖泊水域渔业发展概况

1.湖泊水域鱼种类形成特点

国内湖泊水域种类众多,资源全面,湖区各种鱼类有200多种。普遍存在于湖泊水域,主要是淡水鱼。通常在国内湖泊水域中出现的是多种生态鱼群,大多数是由很多复合体形成。其中的生存较为稳定的定居性鱼种占绝大部分,从南到北各个位置都有分布。

2.湖泊水域渔业发展情况

在这之后水利项目的进行,限制了鱼类洄游的道路,湖泊水域的鱼类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又由于对鱼类的大力捕捞、无节制的围湖造田、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等原因的制约,导致湖泊水域的有效资源大幅降低,捕捞效率也随之降低。比如巢湖在1961年水利工程完工后,鱼类产值只达到了工程实施前的1/3,在洪泽湖的工程建闸之后,捕捞产值也只达到了先前最高产的一半。还有围湖造田导致湖体的急剧缩减,也是导致水域资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鱼类形成种类的改变上,进一步说明了湖区产量的降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水域,通常情况下是洄游和半洄游形式,近期,它们的数量却不断降低。小规模的开放性鱼类资源优势尽显。这些年来大规模湖泊都实施了对鱼种的繁殖保护、鱼类放养、引进水下植被等各种措施,湖泊水域产业发展能够进一步发展。

二、湖泊水产资源培育与养护

(一)水产资源培育养护与增殖

依照湖泊水域的自然特性,鱼饵生产和鱼类生存情况,要对鱼类繁殖和生长采取适宜的措施,那么保护湖泊水域的资源能够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禁补区、禁补期。

通常湖泊水域的禁捕方式有三种,局部禁捕、整体禁捕和封湖。局部禁捕是具有针对性的,对于重要鱼类的繁殖场地和幼鱼的保护区域,其中面积要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面积太大制约捕捞工作的进行,面积过小没有实用效果。通常在总水面面积的5%最为适宜,禁捕期限在45天。

对于部分敞水区生产的鱼种,实施全湖禁捕的方式;封湖方式则是在局部区域的基础上延伸到全湖禁捕的一种方式。它弥补了禁捕区域范围不足,保护的资源少等缺陷,进一步促进了湖泊水域中各种类型水产物种的生产与保护。

2.防止有害的捕捞方法,科学捕捞。

国内的大多数湖泊水域鱼类大幅减少就是由于无节制的捕捞而导致。科学的捕捞方法是促进鱼类的资源增产,推动渔业高产的主要情况之一。当前众多湖泊都禁止了较多危害性较大的渔具以及捕鱼方式,调整了部分落后捕鱼方式,进一步的对相关鱼类采取了保护措施及标准。在渔汛阶段,对入湖船只和捕捞工具进行统一限制标准。

3.人工放养。一定程度上采取人工放养是维护湖泊水域资源的关键举措之一。

(二)湖泊养鱼

根据1974年研究数据表明,国内湖泊可利用面积达到2579万亩,实际养鱼面积有236万亩,占得比重是50%,较多湖泊完善了自给自足的繁殖养护体系,促进高产的形成,有以下两点可借鉴经验:

1.科学养护。

各种规模的湖泊水域养鱼,最为关键的就是由于水域的不同和鱼饵资源分布的不同来确定投放什么种类的鱼,单位面积容量以及品种类型的互相搭配,让有限的资源发挥自身的优势,这就是我们所讲的科学放养。

2.除野防逃,合理捕捞。

用于放养的小规模湖泊,因为水浅,捕鱼过于频繁,而对于攻击性强的鱼类的清理却没有那么容易,组成形式不同。有部分凶猛鱼类体型较小,族群规模小。对相关除野工作,通常在春季繁殖和冬季捕捞时期进行,也运用在平时的捕捞生产中。阻止鱼类往别处窜逃是相当重要的问题,要阻止又要管。拦鱼工具要有所要求,防止鱼体受伤。荡口防护,完善岗位责任体系。

放养鱼类至于哪个时期捕捞,每个区域情况不同,只是各鱼体重量方面,但是还跟怎样减少工期,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关。湖泊捕捞方法和水库存在差异,水浅,底平,在捕捞工具都较为齐全的基础上,都可以捕上鱼来。然而却存在着范围广,捕鱼网工具笨重,难以放网和收网,当前问题就是要推行机械化。

三、发展湖泊渔业生产的几个问题

对于发展湖泊渔业,怎样增殖水产资源,怎样进行湖泊养鱼工作,需要考虑到因地制宜这个方面,忽视了这一点,就完不成预期任务,有甚于会产生更坏的后果。

1.在繁殖保护和放养方面

对于湖泊来说,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水体,通常要加大力度的对水产资源进行繁殖保护,另外的就是人工养殖。规模较大的水体,通常富含各个种类的水产资源和鱼饵,促进繁保工作的进行,能进一步提高水产资源的利用率,推动水体的稳产和高产,一些已经有了一定高产成效的湖泊就证实了这点。并且,这些湖泊既对水产资源进行了良好的保护,也放养了鱼类,促进了产业的增产,然而从产量来看,在湖泊中生产较为稳定的鱼类还是优点凸显。

然而,小规模湖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大力放养,同样不能减少对其他非放养鱼种的养护。还有,鱼类之外的虾蟹其实在放养方面成果也较明显,有的已经极大超过了鱼类的放养成果,效益较好。比如,对毛蟹的放养在国内20多个地区都有推广,四川邛海对青虾的顺利培育移植,1974年年产量就达到了3万斤。

2.完善湖泊苗种的培殖基地

湖泊产业发展,要取得较有效果的放养措施,就要优先调整好苗种来源情况。当前我国很多用于湖泊养殖的苗种都是从别处引进购买的,消耗了很多经费,并且外购的苗种通常出现不适应环境,品种不协调,体质弱,数量不足这些情况。当前部分湖泊正在实施网箱、湖汊等方式进行养护,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实验。通常具备放养能力的湖泊,应该完善培殖基地,具有针对性的培养适宜的苗种,为湖泊放养提供良种。

四、结论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根据研究表明,在得到增产的湖泊,通常是科学规划实施的比较全面。然而,当前我国的湖泊渔业的发展规划与现在生产环境的要求还有巨大差距,体系不够完善,还有湖泊渔业和我国的工农业的发展存在较大歧义,因此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较好的协调湖泊内部鱼类之间、鱼和水互相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推动渔业的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侯智伟.湖泊渔业生态化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李继龙,王国伟,杨文波,张彬,刘海金.国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渔业经济,2009,03:111-123.

[3]朱成德,钟瑄世.论我国大中型湖泊鱼类资源繁殖保护的生物学及其渔业意义[J].水产科技情报,197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