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产业瓶颈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光伏发电产业瓶颈问题探讨

李金鸿

(国电投(天津)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80)

摘要: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光伏产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产业,市场潜力巨大,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阳光产业,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价格波动和光伏企业产能过剩,加之政治环境影响,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从2011年开始,我国新能源光伏行业步入了发展低谷,大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在过去的几年里,光伏企业上市公司利润大幅下滑,业绩惨淡,使得本已萎缩的市场雪上加霜,整个行业步入低潮。本文根据光伏行业最新发展状况,结合国内部分光伏企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光伏行业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瓶颈进行了分析并作出了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市场结构,改善融资渠道等实证对策研究。

关键词:光伏企业;瓶颈;对策

前言

从2011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跌宕起的“过山车”式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增产扩容的爆发性增长,变成急剧逆转陷入全行业大面积亏损的危局,面临行业发展瓶颈。本文对我国光伏产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光伏产业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对策。

一现状分析

1.1光伏产业市场现状

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目前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电池组件模块化、安装维护方便、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多的技术。近10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8倍,年均增长45%以上。2018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预计超过120GW,其中我国年产量将超过80GW,位居世界之首。由于国际上对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需求日益庞大,越来越多国内企业成为光伏电池的加工厂,并且借此机会不断发展壮大。但近年来,由于看到单晶硅、多晶硅的利润空间,多地政府、企业投资者一哄而上,产能扩张过快,较短时间内,光伏基地“遍地开花”,出现了发展瓶颈。受产能过剩、贸易保护和价格波动和资本风险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国的光伏产业面临的形势严峻,巨大的产能无法消化,只能通过竞相降价抢市场,利润大幅下滑,形成恶性循环,在过去的十年中出现的重重困境,险恶程度可见一斑。因此光伏企业亟需寻找积极的对策,以摆脱经营困境,促进长期发展。

1.2产业链现状分析

从国内来看,光伏制造业无论是在制造,还是研发环节,都较国外更具竞争力,产业链相对完整,在区域竞争中,同样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江苏、河北、江西、四川等地区,起点较高,突破了硅材料的供应瓶颈,也形成了较强的区域竞争力。从企业发展来看,全国已有几千家企业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有500多家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研发单位,目前已有22家公司在境外挂牌上市,35家公司在境内上市。

二、制约瓶颈因素分析

2.1技术差距影响

国内光伏企业技术与德国等强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核心技术缺失是制约当前国内光伏企业长足发展的主要瓶颈。尽管我国光伏太阳能电池产量占据全球总产量60%的份额,但总体来看,我国光伏行业仍处在产业链条的上游,尤其是在多晶硅环节发展时间短,技术尚未完全掌握,部分企业存在能耗高、副产物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效益。

2.2产能过剩,供给不平衡

国内企业盲目投资、扩大项目致使生产过剩,因此丧失市场主动权光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未来市场将会呈现指数增长。短期内,产业仍将承受较大的供给压力。据不完全统计,仅当前我国的一年的产能已可满足未来2-3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光伏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远不能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受价格影响及整合压力,一批不具备竞争力或贸然进入光伏领域的光伏企业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整合或淘汰。同时,产能过剩,国内同业竞争激烈,形成买方市场,在面对共同的海外市场面前,则丧失了市场定价权,出现价格暴跌的不利局面,极大地挤压光伏企业利润空间,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出售的怪象,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企业生存将日益艰难。

2.3过度依赖国外市场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际市场,2018年仍有近80%的太阳能电池用于出口,因此我国光伏企业发展,受制于国际市场,失去了发展主动性。同时,欧美各国政府减少了对太阳能应用补贴,使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面临巨大考验。国内来看,国内并网标准滞后,严重限制了光伏产品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几乎将光伏产品市场完全限制在了国外市场上。

2.4资金来源单一

我国光伏企业面临融资渠道单一的困境,部分企业境外上市面临国际市场融资风险,增加了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由于国内证券市场尚不健全,对企业上市融资有诸多限制,部分企业选择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融资。但是境外上市融资同样面临巨大风险考验。在目前企业身处困境、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股价持续走低,公司经营将面临较大的风险,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三、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3.1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加大科研投入比例,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及人才储备,提高核心生产技术和产品附加值。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光伏产业如今正处于产业发展周期平稳阶段,企业如今面临的发展瓶颈,一是从企业经营不当,另一方面,则是产品生产战略失当。提高核心生产技术,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做强下游产品,一方面是产品更加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能够有效使企业产品拥有更加重要的市场地位,获取更大的的市场话语权。因此,作为经济链条的第一环节,从生产环节着手,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对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企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3.2改善企业营销策略,努力发展新兴市场。

一方面,企业要完善贸易营销战略,培育更加广阔的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积极应对国外有关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规避国际贸易壁垒,巩固和发展国际市场,增强产业的安全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动向,抓住新兴市场发展机遇,引导企业抢占新兴市场。

另一方面,在光伏企业较为忽视的国内市场,企业应继续利用政策引导国内光伏市场健康快速启动。结合国内实际,坚持并网发电与离网应用相结合,支持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光伏系统等应用,开发多样化的消费光伏产品。

3.3优化企业资金链,为企业发展保驾续航

国内光伏企业如今面临的发展瓶颈,资本管理不当是重要原因,要突破发展瓶颈,就要完善企业资本链管理。

(1)多渠道筹集资本

光伏企业要拓宽筹资融资渠道,除发行股票、银行借款外,还可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发行债券、动用公积金以及租赁筹资等多种方式,支撑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融资租赁还能有效利用效益较差企业的闲置资源,使其获得所需流动资本,降低产业整合风险,促进整个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2)加强风险管理

企业通过增持股份,减少流通股,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流通股价格上升。虽然增持股份增加了企业资本风险,但通过提高股价降低退市风险,更能缓解企业生存危机。

3.4政策扶持,规范监管

国内光伏企业在突破发展瓶颈上,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与调控。①针对企业盲目投资与无序竞争的内耗行为,政府要健全制度约束,建立健全准入制度,制定太阳能光伏行业准入条件,及时剔除行业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因素,促进产业健康协调发展。②以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按照市场需求及企业技术水平,会同有关标准主管部门,制定光伏产品和系统的相关标准。③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定期发布检测报告,引导协调统筹各地方光伏产业发展规划,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给产业发展带来隐患。④加快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建设,加强行业协作和自律管理,不断提升我国光伏行业总体形象,更好地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滕达,傅晓晴.我国光伏产业现状综述[J].电源科技,2016(8)

[2]范必,启动国内市场促使光伏产业摆脱困境[J].中国能源,2016(10)

张皓阳.光伏行业发展现状、主要风险及对策[J].河北金融,2012(10)

[3]马芸菲.直面困境--中国光伏产业调整突围[N].中国经济导报,2015(12)

[4]李成勋.企业发展战略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金鸿(1988-03),男,汉族,籍贯:河南南阳,当前职务:生产管理,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