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活动成效的具体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活动成效的具体策略

陈栽英

陈栽英浙江省宁海县桃源中心小学

摘要:当前,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来讲,如何提升教学效率的研究不容忽视,预习活动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小学语文学习经验出发,探索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预习活动成效,希望能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活动成效

一、激发学生预习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自觉性

(一)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唤醒学生预习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杜威也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学生预习习惯差、被动消极预习的原因在于对于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预习缺乏兴趣,因此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是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成效的根本途径。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名人学者自学成功的例子让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自学意识。还可以结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树立成功典型和榜样作用,让优秀生分享学习经验以激发学生预习动机。也可以尝试建立班级评比竞争制度,营造预习的氛围,让学生体验预习的成功,发现预习的重要性和优势,从而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拓展预习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单一的预习方式会让学生觉得预习枯燥无味,多样化的预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拓展预习的形式,不仅是学生进行预习活动的形式,还有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的形式。

先从学生进行预习活动的形式来看,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以和小组成员和学习伙伴合学。预习首先肯定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避免教师、家长、同学等外因对自学效果产生影响,学生自由地对所预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静心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创新预习的形式以学习同伴或小组的形式进行预习的“升阶”,即合学。独立预习后的合作预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互相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促进预习的效果。

在预习材料的选择上也可以多样化,除了“预习单”和“导学案”,还可以选择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查阅资料、观看视频、游戏竞赛等。

二、加强预习的学法指导,让预习更有实效

预习不是一个新话题,长久以来,不论教育名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对预习的研究浩如烟海。但并没有哪一本专著把预习当做研究内容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教阅读,教写作,教说话,却很少有教学习方法,教预习的。笔者认为,像预习这样的语文学习方法是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教学实践总结归纳而成,由于每个教师的学习经验不同,所以,对语文教学到底要教哪些语文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应该怎样教学,每个语文老师的认识都是不同的。但指导预习的方法得当,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

“预习是一种学法,正确的学法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第二,这种学习方法是可以迁移的,不仅适用这篇课文的学习,还适用其他课文的学习,甚至在学生课外阅读时也适用。”12小学生由于思维发展的局限,对具体感性的事物容易理解,但对抽象的方法原理认识比较困难。

所以,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具体、细化。理解却不会用,不一定是真的理解,只有会运用了,学生才是真的掌握了。

对预习的学法指导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具体的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学生获得各种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前一种学习方法属于事实认识范围,掌握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等于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方法获得了后一种认识,这些学习方法才能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获得迁移,才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简而言之,方法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认识的层次,学会用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教师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应该是细致的,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逐步的,让学生从“知方法”跨到“用方法”。

笔者认为,教师在刚开始教学生预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对预习的重要性有所认识,然后再具体讲授预习的方法,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并不陌生,在低年级和中年级的学习中,就已经接触、了解、运用,但高年级的语文预习和低、中年级的预习应该是有差异的。随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教师对预习的要求不能再是平面重复,要厘清“预习能力起始点”。当学生学会高年级预习方法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在课内进行“演练”,选取一至二篇课文,或者某个单元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习得后就是习惯的养成,让预习由课内走向课外,教师由“扶”到“放”。不光要让学生会预习,还要善预习,在发展学生预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提高。

三、加强家校配合,形成预习合力

家长的配合是学生预习能力和习惯养成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要将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和习惯的方法等与家长作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做好支持与督促作用。有了约束和督促,学生预习的效果能有更好的保障。

对于预习环境差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向家长倡议,在孩子预习,完成作业的时间段,不能当着孩子面进行玩牌、打麻将、唱歌等喧嚣活动,尽量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中静心学习。家长也要注意营造家庭成员相亲相爱的氛围,不能当着孩子吵嚷,出现严重家庭矛盾。和谐的家庭关系能增强孩子的愉悦感,促进孩子学习的成效。

而对于农村环境下的家校联系来说,现实问题无法从根本解决,虽然家校配合的收效不高,但仍要努力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共同做好学生的学习管理。对于课前预习,主要由教师安排内容、资料,家长适当参与监督,让孩子在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环境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留守儿童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对此,教师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多进行鼓励、表扬,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使之在没有家长的督促下也能顺利开展预习。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还是要从学生的自主管理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四、结论

希望随着教学实践的不够深入,能促进笔者对于语文预习的策略的研究,也希望研究能为促进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颜廷安,走出小学语文预习的误区[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20

[2]何晓俐,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语文自主预习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