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太雾(湖北省五峰县人民医院443400)
【摘要】母婴同室是指孕妇产后和婴儿24小时同室休养,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新生儿的护理由过去的封闲式集中护理转变为在产妇及家属直视下的开放式个体护理。因此指导产妇如何观察与护理新生儿成为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251-02
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分娩产妇288例,其中初产妇246例,经产妇42例。剖宫产110例,阴道分娩178例,住院3—8天。
2护理体会
2.1体温的护理新生儿正常体温36-37°C,体温高的原因有室温过高、保暖过度、脱水等;体温过低的原因有早产儿、低体重儿、室温低。新生儿体温易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降而变化,因此,母婴同室温度应维持在20-24°C为宜,湿度为50%-60%左右,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约30分钟,使空气清新。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给予保暖。如用热水袋保暖,热水袋应放置在婴儿脚部位置,不可直接接触皮肤,温度适宜、避免烫伤,同时注意观察有无硬肿症发生。对体温高者除松包被散热外,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弹性、尿量,如有脱水热,应增加哺乳次数或补液。
2.2喂养的护理新生儿要求纯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要达到纯母乳喂养,除必须做到早接触、早吸吮,按需哺乳,母婴同室外,还要让产妇掌握哺乳技巧。哺乳时,根据产妇的情况选择一个较舒适的体位,以坐位最佳,卧位最差[2],使婴儿头与身体呈一条直线,产妇一手托乳房,大拇指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在对侧,衔接时让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含在嘴里。并且在哺乳过程中要使婴儿、产妇体位姿势舒适,对不正确的要给予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喂哺后将新生儿抱起竖立,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背部让吸进胃内的空气溢出,防溢奶。30分钟内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也可将头抬高倾斜,避免溢乳造成呼吸道堵塞或窒息。
2.3脐部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脐部用无菌气门芯扎紧,无菌绷带包扎,第二天沐浴后不再包裹脐部,只需用0.5%碘伏棉签擦拭脐轮凹陷处及脐残端,36—48小时后将干燥的脐带残端消毒后剪掉,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并为产妇及家属示范操作。本组有3例新生儿在36小时断脐后出现脐带出血,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观察20分钟后无出血。
2.4皮肤的护理新生儿皮肤柔嫩,色质红,弹性好,角质层发育差,易损伤。因此对新生儿皮肤应细心护理,每天早晨可给新生儿沐浴1次,并观察皮肤情况。皮肤颜色发绀为缺氧;发黄为新生儿黄疸;弹性差、干燥为脱水[3]。若皮肤出现红疹,一般轻者只需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沐浴时不需特殊处理。红诊多时,应涂百多邦软膏,有脓点使用5号针头刺破,擦净脓汁,用碘伏消毒并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红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多因臀部皮肤长期受到潮湿或粪便刺激所致,帮大便后须用温水洗净、擦干后局部涂以植物油,以保护皮肤。尿布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浅色棉布,最好在太阳下暴晒干燥后使用。
2.5大小便的护理
2.5.1大便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排胎便,胎便呈深黑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若超过24小时不棑便,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每日2—3次,逐渐变黄。若排胎便后连续2天无大便,提示吃奶少;若大便干,要检查有无腹胀,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灌肠。大便的性质可提示喂养及异常情况,消化不良时大便次数多,粪质与水分开;进食不足时,大便为绿色稀便;肠道感染时,大便稀、带粘液、脓性、次数多;先天性胆道闭锁,大便呈白色。
2.5.2小便的护理新生儿肾的浓缩功能相对不全,出生后会立即排尿。第1—2天,每日3—4次,以后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尿量逐渐增加,每日应大于6次,若每日少于6次,提示喂养不足,应加强喂哺,以防脱水。
2.6特殊生理状态的护理
2.6.1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1—3天由于摄入量少,经皮肤、肺部排出水分相对较多,体重出现生理性下降现象,一般不超过体重的10%,4天后回升,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若下降超过10%,要观察乳汁质量和新生儿吸吮情况,加强喂哺。
2.6.2生理性黄疸的护理出生2—3天,由于新生儿体内红细胞破坏过多,肝内葡萄糖醛酸转换酶活力不足,出现生理性黄疸。通常见到新生儿皮肤呈黄色,5—6天最明显,10—14天逐渐消退,不需处理。本组有2例新生儿出生后4天因皮肤黄染颜色加深,考虑病理性黄疸,转儿科检查治疗。
2.6.3假月经的护理有些女婴出生后5—7天阴道可出现分泌物或少量出血,2—3天可自然停止,一般不需处理。
总之,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是繁锁的,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做好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6—107
[2]何明娇,1205例产妇产后72小时内乳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8,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