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心理治疗个案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心理治疗个案报告

刘颖

刘颖(大连市工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辽宁大连116035)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072-02

【摘要】目的分析创伤后应激障碍形成的心理机制,探讨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方法和步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访谈法、认知疗法及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并结合元认知行为干预技术中情感组织者技术对一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果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女大学生在没有使用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和放松训练,问题已经基本消除。结论元认知干预技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适合于普遍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元认知潜意识情绪放松训练

1引言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创伤后心理失平衡状态。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是统一协调活动的有机整体[1]。

元认知干预技术主要是在临床心理治疗或辅导基础上,使人们能够对自身的潜意识和其它心理活动进行自我觉知、反思、监督、调控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及其理论体系。笔者尝试着对来访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机制做了新的理论解释,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干预,通过一成功案例初步证实这一方法在临床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中的有效性[2]。

2对象和方法

2.1对象报告对象陈某,女,22岁,大二,来咨询时就读于大连某高校。来访者因为遭受一个中年异性朋友的性侵犯未遂,受到惊吓,出现了头痛、失眠等躯体症状,自述在受惊吓之后一直焦虑,整晚睡不着觉,心理极其痛苦;面对自己的男朋友时内疚,快乐不起来;情不自禁得会想起创伤情景,总是挥之不去,现在已经开始刻意避开同学,独来独往。由于失眠比较严重,已经开始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特来求助。咨询前对来访者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测得有较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2.2方法采用访谈法、并结合元认知干预技术中情感组织者技术[3]和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对来访者进行干预与治疗。

咨询过程及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先进行认知调整,让来访者对自己的失眠有彻底的理解,大部分来访者在了解自己的病因后,心理压力都会得到很大的缓解。接下来通过肌肉放松训练,对其进行场景的脱敏练习。利于在短时间内操作,用来应付一些生活场面。

第1次咨询:面谈。首先对来访者采用认知疗法对其进行认知方面的调整,通过改变他的认知过程和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其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让其明白失眠的真正原因是创伤性事件导致了情绪的焦虑和紧张才导致的失眠,越是失眠越反复重现创伤场景导致更加焦虑紧张,加重了失眠,如此恶性循环,也就是说恐惧焦虑情绪是导致失眠的主要原因。

根据人们在暗示条件下具有超强学习能力这一规律,可以帮助来访者在催眠、放松状态下学习一种新的知识、情绪情感反应或行为方式,以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因此通过放松训练,帮助患者建立一种适应的条件性情绪反射代替原有的非适应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即可消除患者的失眠反应。

第2次咨询:针对每一个使他产生焦虑的具体场景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结合场景想像放松的方法。在其完全进入放松状态时充分调动其积极情绪,没有了焦虑情绪,失眠现象就会自动消失。并建议其平时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调整体内激素,使焦虑水平降低。

第3次咨询:运用临床暗示技术,在来访者身体达到非常放松、心情非常愉快的状态下,采用情感组织者技术[4]将设计好的一套恰当程序性知识输入到其大脑中,并经过反复训练,使其达到自动运行习惯化的程度。具体方法如下:在进行放松训练之前,通过面谈了解来访者以往的成功经验以及他将来的理想生活,在临床放松训练时,让其想像其以往的成功体验或未来的理想生活来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情绪,使之与原来的不良的刺激情境建立新的反射,产生新的积极情绪反应。

第4次咨询:巩固训练效果。放松训练后对训练结果进行了一次初步检查,经过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显示无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对来访者良好的训练效果进行了积极的肯定,并鼓励他继续努力进行放松训练。教给他小程序放松的方法,以便他在再次出现失眠状况时,可以自觉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并建议他在学会放松练习之后,每天晚上临睡前进行自我放松练习,并约定一个月后进行回访咨询[5]。

第5次回访咨询:来访者反馈这一个月内其失眠问题基本消除,只是偶尔会出现几次,但自己不再紧张、焦虑,而是能用小程序性放松来调整,并且能控制住。能以一种轻松,平静的心情和别人进行交流。

3结果

3.1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显示无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

3.2来访者自我评估:通过短期的心理治疗,对自己的失眠问题形成的心理机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放松练习和系统脱敏技术的综合运用,失眠问题基本解决,并对自己充满信心。

3.3咨询师评估:来访者对自己失眠问题的形成能做合理的解释并掌握了放松练习的基本方法,失眠问题基本解决。

4讨论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治疗此类失眠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在于控制情绪这个关键变量。在此案例中,通过心理训练使来访者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放松情绪的方法,使失眠现象逐渐的减少,这样就缓解了长期以来的巨大压力,情绪就会更加的放松,对自己的信心不断的增强,从而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最后对这个问题不再关注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案例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增加案例的积累,进一步使治疗方法规范,形成一种可以广泛适用的有效疗法。

参考文献

[1]邓明昱.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干预[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10,7(1):27.

[2]金洪源,刘群.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战略新一代技术开发[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28.

[3]金洪源.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2):99.

[4]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70.

[5]曲艳.习得性口吃患者的临床心理治疗个案报告[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99.